
近日一条视频在网络上暴红,一名76岁的侗族老人不画图纸、不用一根铁钉,靠着双手和脑里的「3D建模」,就能造出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双塔式木楼,网友赞「这才是真正的非遗匠人」,更称他是「鲁班再世」。
综合南国今报、封面新闻等媒体报导,这名老人名叫石善章,是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小有名气的掌墨师(传统修房造屋时,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76岁的他连小学都没念完,却用50年为家乡建起200多栋风雨不摧的木楼,而他的「神技」竟是被一场大火「烧」出来的。
1974年,高培侗寨突遭大火,300多户木楼被毁,但全村只有一位会造木楼的掌墨师,重建速度非常缓慢。那年石善章才20岁出头,为了让自己有房可住,也想帮村里人解决难题,他开始研究搭建木楼的技巧。
白天,石善章在盖房子的现场观察研究;夜晚,他就在脑子里「搭积木」,哪根梁该卡哪个槽,哪块板该留多长的缝,全凭记忆和自己琢磨。就这样,他一边做农活,一边帮别人建房子,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这门手艺学起来。
石善章盖的第一栋房子是占地200平方公尺、三层双塔式木楼的自家老宅,从原料杉木的砍伐、打磨、搬运,到主体结构的搭建,再到屋里桌椅板凳的制作全程亲力亲为。从那以后,村民开始找他盖房子,全村三分之二的木楼都是他起的,几十年来盖了200多栋。
石善章盖房子从不画图纸,当他听完主家的基本要求后,大脑里就会生成一个「3D模型」。他不用一根钢钉,所有连接部位都是榫卯结构,在不靠图纸、全凭记忆的情况下,他能够准确标记,让榫头和卯眼精密咬合,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牢固。截至目前,他建造的房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数十年屹立不倒。
去年,他独自搭建自家的三层新木楼,儿子直播他建房的场景时,几十万网友突然涌入直播间,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的他就这样火了,甚至还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如今他也会走进校园,跟小朋友分享这门非遗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