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今年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知蜂堂蜂博园开幕,主题为「亲蜜无间」。在现场,蜂产业专家、行业领袖共同呼吁社会践行「蜜蜂友好」理念、关注蜜蜂生态价值等,助力地球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报导,中国养蜂业历史悠久,蜂群数量和蜂农数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养蜂大国。
据中国蜂产品协会数据,2004年到2023年,中国蜂群数量从810万群增加到949万群,平均每年增加6.95万群,呈现平稳增长。2023年中国蜂群数量约占世界蜂群总量的1/10。
「蜜蜂在促进植物繁殖与基因交流、维护生态平衡、支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国峰说,全球范围内,蜜蜂授粉每年为农作物增产超过1500亿美元,在中国也能带动农林产品增收逾3000亿元人民币。
本世纪以来,中国蜂产品行业发展迅速,蜂产品产量和出口数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2024年中国蜂蜜产品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蜂产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蜂农增收致富,推动了乡村旅游、科普研学等多种形态的产业发展,拉动了乡村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有约30万家庭通过养蜂获得主要收入,蜂产业对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孙国峰说。
当前,中国的蜂产品市场正在进入越来越「细分化」的阶段。从过去只认识蜂蜜到现在的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以及延伸出的系列保健品、化妆品、美容品等,消费者对蜜蜂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世界蜜蜂日由联合国于2017年12月确立。2018年起,世界各地相继开展相关庆祝活动,至今已是第8届。
今年中国主会场活动由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旨在呼吁保护蜜蜂栖息地、减少农药使用、种植蜜源植物,在公园绿地、城市社区、企业园区增设栖息地,联合各界力量打造蜜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