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张家口青边口长城沿线的榆叶梅近期进入花期,虽尚未盛放,已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现场可见长城脚下道路两侧停满了大小车辆,已呈碎石状的城墙上挤满了人,仅一座残存的、半坍塌的敌台上就站了20余人。一位目击者惊呼:「敌台快被踩塌了!再不保护就消失了!」
青边口长城属于未开发长城,即「驴友」所称「野长城」。相较相较于八达岭、慕田峪等成熟景区,这类未经修缮的长城段落对户外爱好者具有特殊吸引力。在社交平台攀爬「野长城」视频广泛传播下,热度持续上升。
但依据中国法律,攀爬未开发长城造成长城损毁且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执法实践与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明显落差。
●野蛮攀爬 踩踏敌台
今年3月底,就职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赵女士与友人前往怀柔黄花城长城。黄花城长城地处北京市怀柔区西南部的九渡河镇,属于未开发长城段落。
依据小红书视频攻略指引,赵女士一行驾车抵达鹞子峪。鹞子峪是坐落于黄花城长城脚下的二道关村的一座古堡。赵女士等人从村子西头一个路口开始爬山,沿着一条通往南边山上的山沟半小时后登上山脊,此处便是黄花城长城所在。山脊上的长城仅存破碎的石墙和碎石路面,但仍给赵女士带来强烈震撼。
赵女士回忆说:「山脊上游客密集,拥挤在一块,连通行都极为困难。」此次是赵女士第一次攀爬「野长城」,此前她并不知晓未开发长城禁止攀爬。回顾此次经历,她也对大量游客野蛮攀爬、踩踏处于原始破败状态的长城可能造成的破坏表示担忧。在长城上,她目睹了这样一幕:部分游人攀爬至长城最高处敌台拍照,一名男士站在敌台上,为方便拍摄,将脚下一块长城砖捡起扔向了一边。
箭扣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西北部的八道河乡境内,因其多坐落于悬崖峭壁,以险、奇、峻、秀的独特风貌,在户外爱好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甚至被视为「圣地」,全年吸引大量攀爬者前往。而雁栖镇西栅子村地处箭扣长城脚下,成为攀登箭扣长城的重要入口。
西栅子村村口立着醒目的告示牌,写有 「保护长城 人人有责」、「未开放长城 禁止攀登」。61岁的村民陈东(化名)表示这段长城地势险峻,节假日以及周末来攀爬的人很多,甚至大雪纷飞之时,也会有一些人为拍雪景慕名而来。但以往每年几乎都有人员死伤。
●偷窃城砖 擅自售卖
攀爬者众多也给长城保护带来一系列问题。陈东称,过去曾有游客偷窃长城砖,甚至有人专门寻找带字的城砖擅自用于售卖。自「长城保护条例」实施后,此类破坏行为变少了,但大规模游客的涌入仍对长城造成损害。一辆大巴车就载来五、六十人,大量游人的踩踏致使部分墙体坍塌,有时候还发生儿童随意抛掷长城砖的情况。
西栅子村党支部书记卢天禄表示,鉴于箭扣长城游客流量庞大,村里配备了27名长城保护员。他们的工作涵盖清理游客丢弃的垃圾,制止搬砖、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以及清除长城上的涂画。尽管村口设有栏杆,但对游客的管控并不严格。若游客声称前往农家院,做好登记便能进入,「当前是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控制一定的流量,但也不好太严格阻挡。」
随着游客增多,西栅子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打工维持生计,如今村里开设了十多家民宿。卢天禄称,游客的到来为村民带来了收入,若切断这条收入来源,村民必然不满。
●巡检员有限 难管控
黄花城长城脚下的二道关村村书记吕东升说,近五、六年以来,前往黄花城长城攀登的人员数量持续增加。目前,村里安排了数名长城保护员值守,但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吕东升举例,清明节前后,攀登长城的人数一天可达一、两千人,部分攀爬者会以进村参观为由,绕过卡口进入。由于长城保护员人数有限,难以有效管控。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认为,公众对长城的热爱值得尊重,关键在于有效引导而非强制禁止。她以箭扣长城为例指出,大量攀爬行为加速了本就脆弱的长城损坏。汤羽扬团队近年完成了大庄科长城的修缮工作。她说,实践表明科学加固能降低人为踩踏对长城的损害。
目前北京500余公里长城中,景区开放比率仅5%。汤羽扬建议,开放的部分可提升至10%,并探索多元化开放模式。她同时强调,对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救援能力不足的段落,应维持封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