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牛腾宇母亲:获刑14年牛腾宇冤案维权申诉进展通报(2025年8月24日)
    • 赴京看病而遭强迫失踪的湖北省大冶市人权捍卫者尹旭安已失联半个月 音讯全无
    • 加萨市惨况:野狗啃尸狂性大发 30岁被折磨到像70岁
    • 以色列轰炸也门首都 炸出巨型火球画面 酿6死86伤
    • 16年没上班 德女老师请病假爽领百万 被抓包反告教育局
    • 伊朗最高领袖: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
    • 范冰冰逃漏税沉寂7年 获授荣誉勋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 加拿大总理: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星期一, 25 8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生活»文化»悲哉吴晗,壮哉吴晗——写在《吴晗全集》出版之际
    文化

    悲哉吴晗,壮哉吴晗——写在《吴晗全集》出版之际

    小电由 小电2025年6月9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任职17年的北京市副市长,如今已经离世40年了,40年足有两代人之遥,也许他那忠厚长者的风采已经被人淡忘,但“吴晗”这一名字却永远铭刻在中国现代史上,见证了新中国的兴盛和悲哀。他从一名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一跃而为任职17年的北京市副市长,并非是他的初衷,早在西南联大投身民主运动时,就与闻一多约定,待到民主政治实现,立刻退回书斋,专心著书立说。可他这一夙愿终身未能实现,虽然他一次再次辞官,向往重返校园,又一次再次服从工作需要,听从党的安排,勉为其难而又尽责尽力,喜耶?悲耶?这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复杂情怀。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虽然事与愿违,当了高官,紧跟党的步伐,兢兢业业,但不变的是学术良知,毛泽东几度批评他的《朱元璋传》贬低农民战争领袖,明确要他把朱元璋的晚年“写得好点”,他诚惶诚恐努力修改,始终不能使毛泽东满意,为此他遍寻史籍,搜阙补遗,但修改的结果几乎依然故我,这不是不听从毛泽东的教导,而是一位史学家坚持从史实出发的本能,是这一道德底线使他没有屈从政治需要,随意篡改历史,保持史料的本来面目。现实与史实的冲撞,政治与学术的矛盾,是他自己也意识不到的苦恼所在。

      以这样一名严谨的学者,成为高官,这本身就是历史的误会。但作为一方官员,他始终听命于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包括他说过的错话、办过错事。1959年当毛泽东点名要他撰写直言敢谏的历史人物海瑞时,他兴致勃勃地一连写下《论海瑞》、《海瑞罢官》、《海瑞骂皇帝》等学术文章,岂知到1965年风云突变,这些奉命之作顿时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作为学者的他也许永远不明白,这是毛泽东有心从北京市委入手,打倒刘少奇,进行路线斗争的突破口,吴晗就此成为引爆线,在中国燃起一场熊熊大火,几乎将新中国毁于一旦!

      人们若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和挫折,认识十年浩劫给中国人带来的伤害,吴晗就是最重要的见证人!《吴晗全集》的出版为当代人和后来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难得的是,他的书信和几易其稿的《朱元璋传》,具体而翔实地展现了一名民主战士、一名爱国的知识分子、一名才华横溢的学者,一生的梦想和追求,最终被毁灭的行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是最沉重的一笔文化遗存,珍藏这笔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说起吴晗几乎与《中国历史小丛书》联系一起,吴晗在民众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不因为副市长的头衔,而是为民众普及历史知识的亲自操办的实事。

      这套小丛书出版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论时期间是介于20世纪初的史学革命与21世纪初传媒史学之间,由此兴起的史学通俗化浪潮,上承新史学的遗风,下启当代讲史人的智慧,承前启后,在现代史学发展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尤其是小丛书融汇大众性、趣味性与学术性于一体,使人们在轻松阅读中得到正确的历史知识和深入思考,对读者具有永远的魅力。它对历史题材的选择、编辑的方针都足以对当今的史学时尚补正纠偏。回顾这一历程,不能不追思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和先行者的足迹。

      20世纪初新史学揭橥,是史学思想的大变革,梁启超在抨击旧史学的同时,提出,历史要让国民知道他们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倡导史学的内容要从帝王政治为中心,转向国民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史学的视线与读者的群落从上层转移到下层,这对中国传统的旧史学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因此有“史界革命”之誉。

      这一创举在学术界得到热烈反响,吕思勉率先推出白话史学《中国简史》,顾颉刚评论这是“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一时间,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陈衡哲的《西洋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等等,都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文风,得到读者的好评。在通俗史学中,佳作甚多,规模最大的是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写得最为生动有趣的当数陈(禾+犀)常的《中国上古史演义》,然而这一通俗史学尚未充分展开,就因民族革命战争无暇顾及而自然搁浅。

      真正使史学走向通俗化的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这是由吴晗领衔的动员各路专家撰写小丛书的大动作。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著述,恢复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成就了新中国史学的辉煌业绩。然而由于阶级斗争的绝对化,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变成阶级斗争史,强烈的政治性和观念性冲淡了史学的平民色彩。写作的程式化和千篇一律的说教,使历史读物成为枯燥无味的政治教科书,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为改变这一局面,吴晗以史学界权威和北京市副市长的身份,发出呼吁:“为了我们的干部、工人、农民、士兵,也为了我们的孩子,我有权力提出这个要求,要求各方面的学者、专家也来写一点通俗文章、通俗读物,把知识普及给人民。”强调这“是一件极为重要,刻不容缓的事情。”

      吴晗不仅著文提倡,向史学界游说,还亲自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在他大力推动下,这套丛书,从1958年开始累计出版近300种,印数多达1000多万册,与此相应问世的,还有陈翰笙主编的《外国历史小丛书》。这两套大型通俗历史读物都设有专门的助编机构,聘请著名的历史学家执笔,开创了大专家写小著作的新风气。每本书二三万字不等,题材多样,短小精致,通俗简练,每册至少发行10多万册。当人们津津乐道今日流行口袋书时,殊不知,这可追溯到五十年前这两套小丛书。它们所具有的多样性、通俗性和权威性,是当今某些时尚读物无法比拟的。

      吴晗本人就是撰写通俗史学的高手,他的《廷杖》、《论贪污》、《谈三字经》、《海瑞骂皇帝》、《古人的坐、跪、拜》、《历史上对君权的限制》等等,以及结集出版的《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等历史随笔,都以明晰流畅的笔法,睿智深刻的思想,准确无误的历史知识,引人入胜,非常畅销。明史专家王天有教授评价说,吴晗的历史随笔是他最闪光的亮点,每篇文章举重若轻,都是值得深人研究的命题。

      在吴晗和小丛书的推动下,一本本深入浅出,有声有色的雄文华章,联翩而出。出版社纷纷推出通俗读物,最受欢迎的是语言学家林汉达撰写的春秋战国故事新编系列,它的篇幅虽不算庞大,但难度不同寻常,要知道先秦的《春秋》乃是编年体,事无大小,逐年、逐月、逐日加以记载,其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就达2500多人,战国时期人物更多,因此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故事可能分布在各个年代,而春秋时期就有300年之久,这对史学研究来说是实录,对阅读者来说,可就零乱不堪,要将这样高度分散的人物、事件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描述,那可不是朝夕之功。这部故事新编出自语言学家之手,文字清新,故事凝炼,情节跌宕,可谓通俗史学的范本,所以一版再版,至今有关春秋战国的一些影视作品多以这部系列为参照。假如在传媒时代,林汉达一定拥有众多的粉丝,是当之无愧的学术明星!前传媒时代没有给他们眩目的称号,然而正是他们以开路先锋的魄力和胆识,在现代史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写到这里,我忽发奇想,吴晗早在青年时代就以精辟的学术论著奠定他在明史学界的地位,论他的才华和努力,前途无可限量。可悲的是,从政后再也不能专心致力于明史研究,虽然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作了最大的努力。假如当初他辞官成功返回书斋哩?学术界必将增加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也会像季羡林、任继愈一样长寿、善终,安卧在鲜花丛中供人们瞻仰。可他却在痛苦的呻吟中孤独地离去,一家四口,死的死,疯的疯,仅剩的一位也已远渡重洋。政治风暴无情地摧毁了他的理想,摧残了他的一家。这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如今,他的不幸得到人们的追思,这种追思也会在后代绵延而传至永远。只要有文革历史的书写,吴晗就是值得大写的一章。《吴晗全集》的价值已超越个人的文集,而是一代知识分子悲剧的实录!对此我是望之弥高,而又深为痛惜,只得掩卷太息:

      千古文章未尽才,悲哉吴晗!壮哉吴晗!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汉赋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读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

    2025年6月9日

    新世纪汉赋研究的奠基之作——评龚克昌教授的新著《全汉赋评注》

    2025年6月9日

    一道跨越中西文化的彩虹——龙协涛《文学阅读学》读后

    2025年6月9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6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3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9

    「川普以商业视角看世界」 普亭赴阿拉斯加峰会将以经济诱因拉拢

    2025年8月14日8
    不要错过
    禁闻

    赴京看病而遭强迫失踪的湖北省大冶市人权捍卫者尹旭安已失联半个月 音讯全无

    由 明河2025年8月25日0

    (维权网信息中心…

    牛腾宇母亲:获刑14年牛腾宇冤案维权申诉进展通报(2025年8月24日)

    2025年8月25日

    范冰冰逃漏税沉寂7年 获授荣誉勋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2025年8月24日

    许凯劈腿事件升温… 前女友加码爆料「家暴黑历史」 还扯上白鹿

    2025年8月24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