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重返国际时尚舞台… Angelababy亮相巴黎时装周 网:脸在江山在
    •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多益当枪手 803考生成绩作废
    • 罕见同框谢霆锋… 陈奕迅晒搞怪照 自称两人是「细路」
    • 加拿大渡轮营运商向中国船厂下单 加国会启动调查
    • 80岁麦克道格拉斯宣布停工:不想暴毙在片场
    • 差36岁爷孙恋结婚倒数 74岁李龙基手捧大束玫瑰泪迎未婚妻出狱
    • 「非常不满普亭」 川普向泽伦斯基保证增加对乌军援
    • 法情报机构:中国游说各国勿买法制战机 推销中制武器
    星期二, 8 7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生活»文化»读《老西安》的遗憾
    文化

    读《老西安》的遗憾

    数影由 数影2025年6月9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凡是读过吴伯纶《西安历史述略》的人,都敬佩作者的史学功底:考证、绍介竟是那样得体、自如。然而,清朝末年的西安,民国初年的西安,又是怎样的面貌呢?我们都盼望着一部填补空白的书,终究等来了贾平凹的《老西安》。

      《老西安》是以其特有的面貌展现其风采的:图文并重而互动,既可单独欣赏贾平凹之美文:常常叹服于他那流畅的文笔,营造出的古朴与雄浑;又可细细品味一幅幅精致的照片,每一幅苍凉的背后,就是一首诗——把我们的沉思带入汉唐的落日里,或定格在秦砖汉瓦的尘埃上。

      编《老西安》碰到的棘手问题是图片难觅。照片的稀少,这的确是一大遗憾。这又偏偏成全了没有经过严格史学训练也敢揽活儿的贾平凹。若照片繁多,得按图释文,要想写出知堂老人那种洗炼的说明文字,非贾平凹之长。因此,在结构上贾平凹依然坚持古朴、雄浑的整体效果,将全书仅分为三章:秦砖汉瓦;不敢谈繁华;斯文之地、灵性之地。这也是贾平凹的聪明之处吧。因为要拿出史学上的专著或随笔(即使是普及性的读本),那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要坐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冷板凳的。

      《老西安》一书,除第一章因年代久远,史实显得单薄外,其余两章还算写得较为精彩、厚重——聊胜一些导游文字吧。别人写烂了的人物和事件,且写得颇具情趣、独领风骚。贾平凹笔下的赵舒翘、牛道廉、李二曲、于右任、吴宓,均还有一番气象在。写二虎守长安,写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真是惊心动魄,悲壮惨烈。写李先念旧居前的古龙松,写南院门风土人情,写长安棋圣赵拴柱,作者不仅传达出许多信息,并把个人的独特感受融入事理之中。

      然而,写什么不写什么,并非显现出作者的史识与史家的良心,而是仅凭其兴趣和自己手头的材料。我总觉得,陕西一百年来,在学术上最了不起的人物,是吴宓。其紧追陈寅恪的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现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且不说贾平凹不谙西文难窥吴宓之殿堂,稍微翻翻他那浩瀚的日记,就知道吴宓的分量了。这些都不说,仅以其一人办《学衡》之力,抗拒那么多的名流学士,非大无畏而不办啊。关于于右任,作者写了那么多,还不及董桥的一篇千字小文《于右任家书八叶》——抓住了于右任的灵魂。

      即使这些“埋怨”都没说,贾平凹在史料上的硬伤也忒多了点!先说几处写到胡宗南,仿佛一无是处,且患有花柳病。这下笔太轻率了。且不说参考香港、台湾、海外的研究成果,范长江在破庙里采访满手冻疮的胡宗南,总要读读罢。若不了解胡宗南不打败日本鬼子不结婚的誓言,而且是把日本鬼子挡在潼关之外的胜利者,吾辈亦不可一概否定历史人物的功过为好。

      作者认为尚德路、四府街、骡马市、端履门、大有巷、竹笆市、炭市街,这些名称起源于汉唐,查《三辅黄图校注》、《唐两京城坊考》,皆无。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西安人都知道,西安城之如此规模,起源于明代,街坊、建筑早就跟汉唐没有什么特别紧密的关系了。

      贾平凹在《老西安》中还这样写道:

      1923年康有为被陕西督军延请入陕,老夫子颇为风光,所到之处参观、讲学、吃宴,并要在众人的叫好声中留下墨宝,“应无所往”就是那次写就的。他乘兴而来,每到一处恭维的话听得耳朵也磨出茧了,总不免要谦虚一句“老而不死了”,没想到待他离开西安却十分败兴,西安城从此留下了一幅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横额“寿而康”。事情是这样的,康有为去了一趟碑林博物馆附近的卧龙寺,卧龙寺的和尚见是康有为,便将珍藏于寺内的举世珍籍《碛砂藏》拿与他看,康有为当然知道它的宝贵,借口拿回寓所翻阅,竟不再言送还而匆匆离陕。待他的车马一走,寺里和尚立即呈报督军府,众人一片哗然,以李仪祉为首的一批地方名流力主要讨回珍宝,但康有为是何等人物,又怎么当面剥他张贼皮呢?和尚们就紧追不舍,一直到了潼关追上,拦道挡马,婉言说了康夫子学富五车,见识广博,别人都不识《碛砂藏》,只有您慧眼识得,遗憾的是此经书1532部,6362卷,你看到的是卧龙寺分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于开元寺,若先生喜爱,不几日将全集装订一起了给先生送到府上过目。如此云云一番巧说,康有为哈哈大笑,交出了《碛砂藏》,还说了一句“我明白孔子为什么西行不到秦了!”康有为做了一回贼,可他是性情中人,并不羞耻而成全了一段饭后茶余的趣话。

      贾平凹的这段文字也极为轻率,且错误迭出。对史学界早已否定的所谓“康圣人盗经”说,还煞有介事地侃侃而谈,委实太守旧而无知了。

      请看张林岚《西安回访记·鲁迅讲学的西北大学》(新民晚报2000年8月6日):“此前一年,康有为曾应邀来西安讲学。为了借卧龙寺所藏的宋版明印《碛砂藏》赴沪影印一事,跟西安文化界人士闹翻了脸,忿忿离去。”仍是写同一件事,张林岚就能实事求是,只言“借”,而决不说什么“贼皮”、“做了一回贼”。

      关于所谓“盗经”风波,有代表性的说法共有四种。一、马凌甫之说。二、郑志毅之说。三、刘安国之说。四、孙伏园的调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然而,贾平凹的老师单演义教授,早在1990年4月出版的专著《康有为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曾这样写道:

      (以上四说)无论何种,言其“盗”经,不仅是言过其实,而且带有人身攻击性质。

      对康有为“盗经”风波,郑志毅的说法颇有道理。如无其他原因,康氏换经有言在先,经卷又未带走一本,其中纵有不慎重之举,亦非重大案件,自无兴师动众,哗动舆论之必要。换经一事终酿成一场“风波”,确实是因康有为来西安讲学引起了“一场新旧思想的冲突”,进而“形成了反对康有为和支持的刘镇华的政治斗争,至于‘康圣人盗经’之说,亦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总之,康有为发现这部孤本的《碛砂藏》保存不善,打算借去影印,确为保存祖国文物古籍的善举。至于以后终得影印出版,未尝没有康有为首倡之功。公允地说,并不存在“盗经”之事,康有为蒙受的不白之冤,历史已给了洗雪。

      贾平凹的《老西安》,很缺乏史学的训练与钩沉,常识性的硬伤随手可拾。兹再举一例:那副对联的横额应是四字:“王道无小”。此乃谓南人武念堂所作。这句对联的上句,是依据《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下句是依据《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联横是根据“王道无小康”。这些均是歇后语的运用,以语多俳谐,故语末之词,隐而不言。合而言之,即“康有为”是“妖孽”,是“贼”,是“国家将亡,必有”的恶物,是“老而不死”的害人的东西。这些皆为“兴师动众,哗动舆论”之詈骂,亦可见老陕骂人之绝门。读者若轻信贾平凹的不实之言,定会贻笑大方。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汉赋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读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

    2025年6月9日

    新世纪汉赋研究的奠基之作——评龚克昌教授的新著《全汉赋评注》

    2025年6月9日

    一道跨越中西文化的彩虹——龙协涛《文学阅读学》读后

    2025年6月9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8

    凯特王妃罹癌若无好转…他揭应变计划 筹备葬礼代号曝光

    2025年6月11日6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5

    新西兰黄金签证吸国外富豪 美申请近半 中国居次

    2025年6月24日3
    不要错过
    娱乐

    重返国际时尚舞台… Angelababy亮相巴黎时装周 网:脸在江山在

    由 小电2025年7月7日0

    Angelababy现身巴黎高…

    罕见同框谢霆锋… 陈奕迅晒搞怪照 自称两人是「细路」

    2025年7月7日

    80岁麦克道格拉斯宣布停工:不想暴毙在片场

    2025年7月7日

    差36岁爷孙恋结婚倒数 74岁李龙基手捧大束玫瑰泪迎未婚妻出狱

    2025年7月7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