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重返国际时尚舞台… Angelababy亮相巴黎时装周 网:脸在江山在
    •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多益当枪手 803考生成绩作废
    • 罕见同框谢霆锋… 陈奕迅晒搞怪照 自称两人是「细路」
    • 加拿大渡轮营运商向中国船厂下单 加国会启动调查
    • 80岁麦克道格拉斯宣布停工:不想暴毙在片场
    • 差36岁爷孙恋结婚倒数 74岁李龙基手捧大束玫瑰泪迎未婚妻出狱
    • 「非常不满普亭」 川普向泽伦斯基保证增加对乌军援
    • 法情报机构:中国游说各国勿买法制战机 推销中制武器
    星期一, 7 7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生活»文化»借古为今乎?恋古非今乎?——《康有为学术著作选》编后
    文化

    借古为今乎?恋古非今乎?——《康有为学术著作选》编后

    电波猫由 电波猫2025年6月9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康有为(1858-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政治上积极宣传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的学术研究和哲学理论则是直接为其政治改革寻找历史根据,以及作理论论证的。从一定意义上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哲学和学术研究,是从康有为开始的。因此,深入研究康有为思想,对于了解和总结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历程、经验教训,都有着主要的意义。

      康有为一生著作甚多。据其弟子所编《万木草堂丛书目录》所载,经史子集四部即有大小著作一百三十余种。此外,康氏尚有大量未曾刊印的函札、电稿及未经整理的手稿等。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重印了他的三部重要著作:《大同书》、《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编选出版了一部《康有为诗文选》,仅此而已。直至1981年,才又出版了汤志钧先生选编的《康有为政论集》。

      康氏著作在其生前死后,分别以《万木草堂丛书》、《演孔丛书》,以及单行本刊行,印量不多,又易散失,要求得康氏的著作并非易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即使如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几种著作,也购买不到了。这种情况给研究康有为思想带来不少的困难。1981年,中华书局哲学编辑室的同志与我交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时,我们都认为有整理出版康有为全集的必要。但又感到全集工作量极大,颇费时日,不能解决当前研究之急需。同时也感到,以往的研究中,对康有为的改良主义政治理论论述得较多,而对他的哲学思想和学术研究方面的论述则很不充分。因此,很有必要先重点选编一批有关康氏哲学和学术方面的著作,及早出版,以满足学术界研究之急需。当时,编辑室同志即约我承担这一选编、校点工作。我允诺了。1982年,此计划正式列入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制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

      自这一年起,至1986年,我按计划先后选编、校点了康有为学术著作十六种。迄今已出版者有:《论语注》(一册),《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三种合一册),《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三种合一册),《康子内外篇》、《实理公法全书》、《民功篇》、《弟子职集解》、《辩论文选》、《南海先生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函札四通》(七种合一册)。即将出版的还有《春秋董氏学》(一册),《诸天讲》(一册),《康有为自编年谱》(包括《年谱续编》合一册)等。前面提到的《大同书》、《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也已陆续重印出版,可与此次新选编的部分相配套。这部选书,包括了康有为早、中、晚各时期的主要学术著作,通过它大致可以把握康氏一生哲学思想和学术研究的概貌,及其发展的主要线索。

      如果只看上述选目的标题,而不去仔细阅读其内容,人们一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这大部分是儒家传统经典的注疏中,能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理论吗?然而这恰恰反映了康氏改良主义理论在表现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托古改制。他借着古代圣人、传统经典的权威,来宣传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理论。这里,我想就此次选目中的部分著作,做些简要的介绍,谈些感想。

      《康子内外篇》是康有为三十岁以前的作品,现存十五篇。其中前九篇曾刊登于1899年的《清议报》上,其余六篇则系未刊手稿。据康氏《自编年谱》载:“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二十九岁,……是岁作《康子内外篇》,内篇言天地人物之理,外篇言政教艺乐之事”。康有为大约在1879年二十二岁时开始接触西方学术文化。《年谱》中说:1882年二十五岁时,“道经上海……大购西书以归,讲求焉。……自是大讲西学,始尽释故见。”至1884年二十七岁时,康氏开始形成了一套“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穷天人之颐变,搜合诸教,披折大地,剖析今古,穷察后来。自生物之源,人群之合。诸天之界,众星之故……”这样一套汇合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他于1886年至1887年作的《内外篇》正是具体地发挥了这一套学术思想的著作。所以,通过这部著作可以了解康氏早年接触西方文化之后的思想变化状况。

      《实理公法全书》约写作于1885至1887年间,与《康子内外篇》同时。按康氏原计划,是要编一部《万身公法丛书》,此书只是其中的一种。然现存传抄稿仅此而已。此书是康氏按几何学的公理论证法和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实测之法,来为人类、夫妇、父母子女、师弟、君臣、朋友、礼仪、刑罚、教事、治事等各种人际关系确定其含义(他称之为“实理”),制订出一套行为规范(他称之为“公法”),以便人人遵守。全书贯穿了法治精神。若与《大同书》同读,能更充分地了解康氏理想社会的蓝图。

      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感于“国势日蹙”,乃以布衣上书,“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但是遭到了朝廷和达官们的攻击、反对,被弃之不理。康氏遂决意回广州,准备“教授著书”,以培育人材。1891年,他应梁启超、陈千秋等人之请,开讲堂于长兴里。这次讲学活动,前后约五年左右,学生最多时达百余人,培养了一大批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其中较著名者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曹泰、梁朝闻、梁朝杰、韩文举、龙泽原、王觉任、陈相泽等。《长兴学记》即是为这次讲学所制订的“学规”。此《学记》刊出后,影响极大,多次翻印,梁启超主讲湖南时务学堂时,重刻此书作授课之用,引起了湖南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叶德辉还专门写了《长兴学记驳义》进行批驳。《万木草堂口说》是康氏在这一时期讲学时,学生们所记笔记的传抄本。

      梁启超在其《三十自述》一文中,曾回忆他当年在长兴里万木草堂听康氏讲学时的情景“余与诸同学日劄记其讲义,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是年”。

      此《口说》传抄本极少,目前可见者仅两份,一藏广州中山图书馆(题名《南海康先生口说》),一藏北京大学图书馆(题名《万木草堂口说》)。中山图书馆藏本封面题有“光绪丙申(1896)恭录”,内封有“砚盦”的题记一则,大意谓希望借读借抄者,即不可遗失、涂污。“砚盦”是“万木草堂学徒”(抄本上有一图章)黎祖健的号,是改良派重要报刊之一《知新报》的主要撰稿人。《口说》虽不是康氏亲笔所著的书,而实在是研究康氏思想的极重要资料。康氏讲学题目所涉及的范围极广,上下古今中外无不融会贯通。作为康氏维新变法理论的几部重要著作,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春秋学》等,都酝酿编著、完成于这几年的讲学期间。这些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原始的论述,以及编著这些著作的指导思想等,在《口说》中均有反映。同时,康氏戊戌后所著的一些重要著作,如《论语注》、《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等书中的主要观点,在《口说》中也已有所表露。所以如果把《口说》与康氏前后著作联系起来看,可以探求康氏基本思想发展的脉络。

      此外,《口说》中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及其发展,有着广泛的评述。我们如果把今存《口说》中的“学术源流”、“诸子”、“汉晋六朝唐宋学派”、“宋元学派”和“明国朝学派”等有关章节集合在一起,稍事整理,当可视为一部简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概论的提纲。其中,康氏试图用当时所能达到的新观点来分析、评价中国古代学术流派的形成、演变及其异同、特点等,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议论。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为刊印《桂学答问》一书时所写的序中说,对于康氏“在政治史上、学术史上,他们努力得来的成绩实在不容我们轻易忽略过”。而对他“研究学问的方法,千万不要把现在应用的眼光来看它,而要用十九世纪末年一个从经生改行的新学家的读书方法来看它。看它如何沿袭着前人,又如何独辟着新路;看它怎样受时势的影响,又怎样受环境的束缚”。顾颉刚先生的这些评论是十分平实而中肯的,它也适用于评价《口说》。从一定意义上讲,康氏在《口说》中对古代学术的条理、剖析、评述,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滥觞。

      康有为宣扬社会进化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公羊春秋》的三世说。他认为,孔子之道在六经,六经统一于春秋,春秋之传在公羊。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则是学公羊春秋的最重要著作。他说:“《繁露》之微言奥义”,“是皆孔子口说之所传”。为此,1896年他在弟子们的协助下,编著了《春秋董氏学》。此书将《春秋繁露》中的主要内容,按题摘录汇编,时下按语,指点孔子改制“微言奥义”之所在。此书如果与他的专著《孔子改制考》相配合阅读,则更能了解他改良主义理论的原始依据。

      《论语注》、《孟子微》、《中庸注》三书都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期间编撰的。按《不忍》杂志曾刊有康氏《大学注序》一文推测,则康氏当亦有《大学注》之作,但从未见刊出,也未闻其遗稿中有此书手稿。康氏注这些书的时间,若按序文所署年月,其次序如下:《中庸注》1901年2月,《孟子微》1901年冬至日,《论语注》1902年3月17日。《大学注序》署年为1902年7月,属最后。因此,很可能由于转向其他重要工作,使最后想做的《大学注》未及动笔而告辍。

      在这几部注中,康有为通过校勘、训诂,抉要发微,借古谈今,充分论述了他的三世进化的改良主义理论和博爱哲学,完全是一种“六经注我”的方法,如《论语·季氏》中有言:“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康氏的校勘说,句中两个“不”字均为衍文,因而“据旧本改定”为“天下有道,则政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议”。并阐发其义说:前句是讲“君主立宪”,所以“君主不负责任,故大夫任其政”,后一句是讲“大同,天下为公,则政由国民公议”。(见《论语注》第250页)又如,他借孟子讲仁政、井田制、正经界等,大加发挥进化思想,说:“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孟子微》第86页)又如,他在《礼运注》(此书为戊戌前所著)中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句,大加发挥说:“夫天下国家者,为天下国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器,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当合大众公选贤能以任其职,不得世传其子孙兄弟也,此君臣之公理也。”诸如此类的发挥,在这几部注中俯拾皆是。

      对于这种情况,以往的研究大都把它看作是改良派的阶级软弱性,反映在思想上不能与旧传统决裂的局限性。而联系到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政治倾向,则更认为是一种复古、尊孔,反对革命的反动思想的表现。这些分析和批评,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我认为,今天是否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一现象呢?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既不能像某些人的愿望那样,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也不可能像某些人的愿望那样,一刀割断,弃之不顾。这就有一个改造或运用传统为现代服务的问题。康有为的“注”或发“微”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今天看来早已过时了,而且从严格的考据学、训诂学的角度来说,显然也是不足为法的。但是,从作为让传统为现时代服务的“古为今用”的一种探索来讲,是否对今人也还有一定的启示呢?传统是包袱还是财富,是阻力还是动力,问题不在传统本身,而在于现时人是否善于驾御传统,能否巧妙地促使传统实现自我更新而适应时代。激烈地抨击传统,只能逞一时之快,并不能使现时真正与传统割断,甚至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弹力,导致盲目颂扬传统的逆反现象。相反,只有正视传统,促使其自我更新,使其在现时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摆脱传统的束缚,而变包袱为财富,变阻力为动力。

      《诸天讲》是康有为最后一部专著。据其自序中说,他在二十八岁时即作有诸天书,由于感到“谈天岂有尽乎?故久而未布”。1926年,他在上海创办“天游学院”,讲学中经常涉及诸天之论,门人们请其刊布此书,于是他才整理旧稿,重新修订,编辑成书,作序付印。可惜第二年(1927)春,康氏即去世,未及亲见此书的出版。以后由于战乱,一直到1930年此书才得正式出版。在书中,康氏广引历代史书天文志、佛典中的谈天资料,以及当时译出的各种天文学西书,除论述一般天文学知识外,还借题发挥地阐述了他的一些哲学观点。在书后的附篇中,康氏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了异议。在一封家书中,他又提出要在此处加上两句话:“爱恩斯坦拨弃以太,发明万有引力之光线为圆锥曲线,为奈端(牛顿)所不及。”由此可见,康氏对当时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也十分关心。

      至于《康有为自编年谱》和《年谱续编》,是研究康氏生平及其学术、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当不须繁言了。

      这一套“康有为学术著作选”,择要选入了康氏一小部分著作,是给只需一般了解康氏主要学术、哲学思想情况的读者提供一种方便。无论在选目还是整理水平上都远非完善者。目前《康有为全集》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册,欲求全面了解和探究康氏著作者,冀不久当得窥全豹矣。

    原载于《书品》1989年第2期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汉赋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读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

    2025年6月9日

    新世纪汉赋研究的奠基之作——评龚克昌教授的新著《全汉赋评注》

    2025年6月9日

    一道跨越中西文化的彩虹——龙协涛《文学阅读学》读后

    2025年6月9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8

    凯特王妃罹癌若无好转…他揭应变计划 筹备葬礼代号曝光

    2025年6月11日6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5

    新西兰黄金签证吸国外富豪 美申请近半 中国居次

    2025年6月24日3
    不要错过
    娱乐

    重返国际时尚舞台… Angelababy亮相巴黎时装周 网:脸在江山在

    由 小电2025年7月7日0

    Angelababy现身巴黎高…

    罕见同框谢霆锋… 陈奕迅晒搞怪照 自称两人是「细路」

    2025年7月7日

    80岁麦克道格拉斯宣布停工:不想暴毙在片场

    2025年7月7日

    差36岁爷孙恋结婚倒数 74岁李龙基手捧大束玫瑰泪迎未婚妻出狱

    2025年7月7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