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日媒「TBS NEWS DIG」报导,韩国近年出现大量以「成长」、「长高」为名的诊所和运动中心,反映出社会对身高的重视已跃升为新的竞争项目。过去以来韩国社会就特别讲求学历、外貌等「规格化」条件,如今「身高」也成了判断个人价值的指针之一。有首尔市民坦言,就业面试时身材高挑者有优势,使得不少家长早早替孩子进行「长高投资」。
报导指出,韩国17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在过去半世纪内增加超过7公分,而日本则几乎持平。这背后的助力是家长愿意支付高额费用让孩子接受生长激素注射,一间诊所月看诊人次可达2000人,单月治疗费就高达新台币1.5万元。不少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未来的投资,但医界提醒,若未经完整诊断而施打,恐引发严重副作用,例如骨骼变形或内分泌异常。
对此,有日本网友认为,从美容、学历到身高都变成竞争项目,显示韩国社会对「规格」的过度执着。他们担心这种价值观会扼杀孩子的多样性与自信心,恐怕产生更多焦虑。也有网友指出,确实有研究显示身高与收入、教育机会等存在正相关,但身高并非绝对,若能专注实力发展,也可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他自述身高158公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靠实力站稳脚步,并与身高165公分的太太幸福生活。
面对这股长高热潮,专家与民众都呼吁,社会应重新审视对「成功」的定义。身高可以成为优势,但不该成为压力的来源。重视健康与多元,才是让下一代真正茁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