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日通报,近期广东省发生1例狂犬病病例,病人被狗咬伤,5天后伤人犬只死亡,病例一直未前往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处置,约3个月后出现狂躁等发病症状,发病3天后深度昏迷,医治无效死亡。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数据,中国2024年狂犬病报告发病和死亡病例,均较2023年明显反弹。2024年中国全年狂犬病发病170例,较2023年上升29.8%;狂犬病死亡人数143人,则比2023年上升12.6%。这也是中国狂犬病发病数和死亡数在连续16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双增」反弹。
据广东羊城晚报报导,专家指出,狂犬病死亡人数在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排名前5,是造成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专家王鸣分享特殊病例:2014年,1名中年男子在协助处理亲戚被流浪狗咬伤的伤口时,其未愈合的拇指伤口沾染了带毒血液,54天后狂犬病发作死亡。他强调,「这相当于间接被疯狗咬伤」,任何开放性伤口接触他人血液、黏膜分泌物都属高危暴露,必须立即规范处置。在可疑的狂犬病病毒暴露后,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同时注射人类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日常生活中被看起来健康的动物抓一下、咬一口,要是不处理就有可能会感染。而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狂犬病的潜伏期为5天至数年,通常为2至3个月,极少会超过1年。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狂躁型和麻痹型。狂躁型患者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麻痹型患者没有典型的兴奋期,而是出现高烧、头痛、呕吐、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