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白马寺的印乐法师7月29日接任少林寺住持后,少林寺迎来首个周末,寺方已取消先前的收费项目,仅剩药局还有少量几个售卖药膏的摊位。少林寺的新变化引起外媒关注,分析指出,释永信一案影响恶劣,或成为中国官方研究寺庙经营问题、探讨寺庙非营利模式的开始。
极目新闻报导,印乐法师接任住持后,网上传出「少林寺免票」的消息。实探发现,少林景区原购票渠道不变,即在线线下均可购票,景区全价票每人80元,半价票40元。并未有免票一事。
不过,少林寺原本设置了付费的请香处皆已被撤下,全部换为免费的清香。烧香处也无棚子和僧人,只有来来往往的游客。
过往,少林寺每进院落几乎都有付费的请香处,多位寺内工作人员在摊位前卖香,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上千元不等。虽然一直以来功德箱上都有免费的清香可以领取,但为了图个彩头,许多游客还是选择在摊位买香。
目前,寺内只有少林药局的几个摊位仍在营业,卖着消痛保健的药膏、药贴,价格数十元不等,法物流通处也在正常营业。
公开信息显示,印乐法师今年59岁,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20多年。他接管白马寺后,主持完成了大规模修缮和整风,让寺庙风气大为好转,成为「中原第一清修样板」;除门票外,白马寺内也几乎没有商业。
环球时报引述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指出,寺庙寄托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按道理应该是非商业化的。官方启动调查释永信一案,不仅是对他个人进行惩戒,可能也会进而展开研究中国寺庙的经营问题。他预计政府会在佛教协会协助下,研究出一套不仅适用于少林寺,也可以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处理方式。
姚树洁称,寺庙日常运转需要一定资金来源,因此收取门票、香油钱用于修缮设施等,这些无可厚非,但资金来源应该是非营利的,关键在于财务要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