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近日在校内坠楼,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有人称因高校「非升即走」管理体制所致,亦有人指出坠楼原因是感情因素。事件目前仅有医院方确认有教师被送到医院抢救,至于该教师是否身亡,浙大校方仍未正式回应此事。
综合媒体报导,这名35岁教师姓杜,是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青年博士生导师,据浙江大学官网显示,该教师是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蔬果采收装备、农业机器人、仿生软件机器人等方向研究。
该起坠楼事件发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引起了众多在校师生以及网民的震惊和关注。据报导,这位教师是一位热心工作、乐于帮助学生的好老师。他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持了多个科研项目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同事们形容他是个兢兢业业的人,对工作充满热情。他在校园中也是一位活跃的人物,经常组织运动比赛、集体活动,同学们把他当作一位亲切的大哥哥。
这起坠楼事件引起外界对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关注。有人认为,高校的「非升即走」管理体制让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在考核期间感到极度焦虑和无助,进而影响身心健康。此外,也有一些网民质疑事件的真实性,认为整个事件过于神秘和扑朔迷离。
消息在网络曝光后,吸引相当多网友关注,纷纷贴文留言表示「可能真的是学校考核制度有问题,将青年教师压垮」、「现在大学就是聘期考核压力太大了,太卷了」、「一边要求重视教学,一边非升即走」、「现在哪还有什么稳定工作,调整心态,接受一切不好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