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上周达成15%对等关税协议,德媒形容谈判过程如向黑道缴保护费,欧方在美国总统川普步步紧逼下多次让步,除因内部分歧削弱谈判筹码,欧盟顾及北约与对乌克兰军援,最终选择向美方妥协。
中央社引述德国重要产经媒体商报(Handelsblatt)报导,据上周谈妥协议,欧方承诺采购液化天然气等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与数千亿军事装备,换取最优惠关税税率。
报导指出,梳理自4月以来美欧对等关税的谈判过程,指出早在去年美国大选前,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已秘密成立「川普特别小组」,推演美国加征关税后的反制剧本。
小组成员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密集会议,研拟对美报复性关税、升级情境与可供谈判的让步方案,同时分析川普的谈判风格与决策模式,未雨绸缪计算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对欧盟造成的冲击。
然而当川普4月2日在白宫宣布对全球课征对等关税时,欧盟却选择观望。商报认为,这是欧盟在与美国交手过程中「第一次重大错误」。欧盟的退缩被投资人解读为美欧已有达成协议的默契,回稳的金融市场减轻川普压力。从那一刻起,欧方即丧失先发制人筹码,巩固川普对欧盟的强势谈判地位。
另外,欧盟成员国唱不同调,难团结反制对等关税。在布鲁塞尔,欧盟高层早早就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若选择反击,欧洲是否有能力撑过多轮升温的贸易战,而来自成员国的分歧回应,让欧盟贸易总署署长魏恩德(Sabine Weyand)感到沮丧。
而防止美国退出北约,安全议题影也响关税谈判。据报导,北约安全成为贸易谈判中无法回避的潜在变量,川普多次扬言退出北约,对欧洲安全承诺摇摆不定,让欧盟担忧,欧盟担忧若在经济上强硬反制,可能引发川普以安全为筹码报复,甚至削减对乌克兰军援。
在川普步步进逼下,欧盟原本准备的反制工具形同空壳。法国、德国与意大利领导人最终在与范德赖恩的会议中同意接受15%对等税率,多名欧盟高层坦言,这场谈判是一堂昂贵的教训,短期虽避开更严重冲击,但在美方「收保护费式」的关税威胁下,欧洲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政治与经济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