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其战略意图是从北向南,把中国劈为两半,东部地区自然沦陷。 为破坏敌方这一企图,1937年8月13日,中国政府发动八一三淞沪会战,吸引日方主力从东向西,争取时间战略转移。这才有一年后宜昌大撤退。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6日。中方投入约70万兵力,日方近50万。中国军队伤亡约30万,日军约4万。中国战略意图是打破日军速战速决计划,掩护华东工业内迁。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围攻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一度占据优势。日军增兵反扑,凭借海空火力优势登陆吴淞、川沙,战局逆转。11月,日军杭州湾登陆后形成夹击,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战役虽失败,但具有战略意义,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速胜梦想,淞沪一战就打了三个月;迫使日军由东向西进攻,粉粹了日军从北向南将中国截成两半的战略意图,为东部战略物资后迁争取时间。
“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是淞沪会战中极其悲壮的战斗,37年10月26日蒋介石命令第88师524团第一营 (加强营) 留守闸北,掩护主力撤退。该营在副团长谢晋元中校和营长杨瑞符少校的率领下,选择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作为固守点。这是一座六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易守难攻,河对岸是公共租界(属外国领地),二战尚未爆发,日本不敢使用重型武器,怕误中外国租界,这为防守创造了有利条件。该营实际兵力452人,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称有八百人,故得名八百壮士。从10月27日凌晨开始,这支孤军依托四行仓库的坚固工事,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殊死抵抗。日军动用步兵、坦克、火炮甚至飞机轮番进攻,战斗异常惨烈。守军凭借顽强意志和巧妙战术,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并击毙击伤大量敌人。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6日。中方投入约70万兵力,日方近50万。中国军队伤亡约30万,日军约4万。中国战略意图是打破日军速战速决计划,掩护华东工业内迁。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围攻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一度占据优势。日军增兵反扑,凭借海空火力优势登陆吴淞、川沙,战局逆转。11月,日军杭州湾登陆后形成夹击,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战役虽失败,但具有战略意义,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速胜梦想,淞沪一战就打了三个月;迫使日军由东向西进攻,粉粹了日军从北向南将中国截成两半的战略意图,为东部战略物资后迁争取时间。
“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是淞沪会战中极其悲壮的战斗,37年10月26日蒋介石命令第88师524团第一营 (加强营) 留守闸北,掩护主力撤退。该营在副团长谢晋元中校和营长杨瑞符少校的率领下,选择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作为固守点。这是一座六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易守难攻,河对岸是公共租界(属外国领地),二战尚未爆发,日本不敢使用重型武器,怕误中外国租界,这为防守创造了有利条件。该营实际兵力452人,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称有八百人,故得名八百壮士。从10月27日凌晨开始,这支孤军依托四行仓库的坚固工事,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殊死抵抗。日军动用步兵、坦克、火炮甚至飞机轮番进攻,战斗异常惨烈。守军凭借顽强意志和巧妙战术,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并击毙击伤大量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