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因反向折叠180度被医生断言「活不过13岁」,趴在瑜伽垫上完成高考的山东男孩姜延琛,历经四次身体被敲断的高风险手术、超过10万分钟的康复训练后,目前已能「躺平」,即将重返大学校园。此次世界首例生命脊柱矫形奇迹,打破了反向折叠人矫正的手术禁区,更让他重获新生。
来源:YouTube
综合封面新闻、红星新闻报导,姜延琛两岁时身体出现异常——走路脚后跟不着地、无法自主蹲下,起初,他后仰的头还能被人轻轻扶正,后来脖子逐渐发硬;初三时,脖子折叠贴到后背;后来身体逐渐成了「Z字形状」畸形,头和脊柱之间仅有一只手厚度的间隙。
母亲于梅英带着他奔波各大医院,得到的却是令人绝望的答案——一种罕见的先天肌肉病,病因不明。姜延琛成了世界首例「反向折叠」患者,甚至有专家断言他活不过13岁。
姜延琛未向命运低头,学习上更是从未放弃,其他同学端坐听课,他便跪坐在椅子上,不断调整姿势才能看清前方的黑板,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伸出援手,每天安排两名同学轮流接送他上下楼。就这样,姜延琛「折叠」着读完了高中。2022年,他趴在瑜伽垫上完成高考,以超出山东二本分数线近60分的成绩被德州学院录取。
2023年5月,姜延琛因畸形导致呼吸困难,经人介绍前往北京动手术,但治疗未达预期。10月出院后,姜延琛毅然决定前往成都求医。
作为中国极重度脊柱畸形治疗领域权威专家,梁益建回忆,2024年第一次见到姜延琛时,极重度脊柱反向折叠导致胸腔、腹腔极度狭窄,脏器被挤压在狭小空间;二型呼吸衰竭让他血液中氧气含量远低于正常标准,随时可能引发脑水肿、昏迷。
这场手术的难度远超常规脊柱矫形,「就像在深井里操作,周围全是重要结构。」脏器挤在狭长体腔内,手术全程出血量较大,视野不清;脊髓被拉长变细,周围缠绕大量静脉丛,一旦损伤便意味着瘫痪。
团队最终创新采用「反向截骨」方案,才将拉长的脊柱矫正成类似「驼背」的状态,以创造手术空间。
从2024年12月4日的反向截骨矫形手术,到今年6月25日的胸椎段矫形手术,梁益建带领团队先后为姜延琛开展四次手术,矫正约170度,这也是世界首例反向折叠人矫正手术。
2025年8月6日,姜延琛在病房迎来21岁生日,已能坐在病床上的他第一次看清楚了大家的正脸:「和以前的20年分道扬镳,我将迎来新的人生。」
姜延琛近日出院返回山东老家,也即将重返心心念念的校园,并已初步制定好考研计划。他说自己还要到处走走看看,「去西安看『心上熊』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