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一名格陵兰裔母亲因未能通过「育儿能力测试」,在哥本哈根附近生产后,女婴立即遭当地政府强行带走,送往寄养家庭。当局此举不仅惹怒丹麦包括哥本哈根和格陵兰首府努克(Nuuk)在内多地的民众,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和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Belfast)也有声援活动。
卫报报导,18岁的布伦隆德(Ivana Nikoline Brønlund)8月11日在哥本哈根近郊的医院生下女儿。布伦隆德来自格陵兰首都努克,婴儿出生后一小时,当地市政府便将她带走,理由是布伦隆德童年时曾遭受其养父的性侵,评定她因此遭受创伤,不具备育儿能力。
布伦隆德表示,自此只获安排探望一次,且不得安抚或替女儿换尿片。
丹麦大多数公民并不受「育儿能力测试」(FKU, forældrekompetenceundersøgelse )限制,而格陵兰人士大多属于「因纽特人」(Inuit),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丹麦本土人有明显差异。
由于这种测试仅针对格陵兰裔,长期以来被批评存在种族主义色彩。有当地人权组织指出,测试未能考虑到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可能会对格陵兰父母的评估造成不公平。丹麦国会早前正式通过法律,2025年5月起明确禁止对具有格陵兰背景的人使用这种备受争议的心理评估方法。
布伦隆德4月被强制接受测试,并在6月完成。当局告知她,因其曾遭养父性侵而留下创伤,认为不具备照顾孩子的能力,并声称她「不完全算是格陵兰人」,不符合新法例豁免资格。她在分娩前三周已获通知,孩子将被带走。
事件在格陵兰及丹麦多地都引发抗议。布伦隆德目前正就事件上诉法庭。
据了解,布伦隆德并非特例,关注组织正致力帮助另一名格陵兰裔母亲,争取能跟出生不久后便被政府带走的女儿团聚。
丹麦社会大臣安诺生(Hæstorp Andersen)强调,地方政府考虑安排寄养任何格陵兰裔儿童,或考虑让格陵兰裔家庭接受「育儿能力测试」测试时,必须先征询特殊社会或教育需要特别顾问机构VISO的意见。霍耶—措斯楚普自治区政府儿童及青少年事务总监曼格赫西(Anya Krogh Manghezi)指出,经审视发现1月已就布伦隆德的个案联系VISO,但承认其后应就新法即将实施进一步征询意见。曼格赫西又辩称,其部门只关注育儿家庭的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为有问题家庭提供最适切解决方案。
布伦隆德接受卫报访问时表示﹕「我不想分娩,因为我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她又指自己在探望女儿后曾在车上忍不住大哭:「我极度心碎,不知道没有她能怎么办。」当局将于下月16日聆讯其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