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政府宣布,将携手与美国推动「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首阶段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双方各出资7500万美元,并针对关键矿产与能源领域展开合作。美方代表团近期已抵达乌国,实地考察相关项目。
根据「基辅独立报」报导,乌克兰经济、环境与农业部长索博列夫(Oleksii Sobolev)17日指出,该基金将采「实支实付」方式运作,未来所有拨款将依据个别项目审核结果核发。
报导指出,美方将由联邦政府旗下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DFC)出资,乌方则将从2025与2026年度预算中编列款项。基金完成行政程序及投资指引后,预计最快可于今年11月下旬启动首批投资项目。
索博列夫表示,该基金将成为未来吸引国际投资的示范平台,除可供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进行股权与债权投资外,也将开放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参与。
索博列夫进一步指出,美方特别关注锂矿与天然气领域。由于部分天然气项目已具开发基础,较易推进;反观矿产开采则可能需时10年。他表示,目前美方正评估乌克兰中部基罗夫格勒州(Kirovohrad)、日托米尔州(Zhytomyr)的相关设施。
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高级副总裁高德曼(Mateo Goldman)则指出,这项投资将是促进乌克兰市场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代表团近日在索博列夫陪同下,走访基罗夫格勒州锂矿场及加工设施。该矿场除生产锂矿,亦开采用于核能发电控制棒的钛、锆、铪等稀有金属。
矿场首席执行官布罗兹基(Andriy Brodsky)受访时表示,「尽管我们的副产品在乌克兰重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仍有能力将关键能源原料供应给美国伙伴,提供有别于中国的替代方案。」
乌克兰为全球主要钛金属生产国之一,出口市场以美国及墨西哥为主,钛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与航空等领域。
乌、美两国于今年4月签署矿产合作协议,并在5月开展重建投资基金,协议中允许美方投资乌克兰天然资源、基础建设与国防相关项目。根据协议,首10年所得收益将全数投入乌克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