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比亚迪9月新车销量396270辆 乘用车销售393060辆
    • 吉利汽车9月销量超27万辆 总销量、新能源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 鸿蒙智行全系9月交付52916台 单月大定11万台创新高
    • 一汽-大众9月销量146385辆 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里程碑
    • 捷克大选前夕右派党民调领先 亲欧、亲俄成攻防焦点
    • 环保少女童贝里率援助船再闯加萨 以军登船拦截
    • 中秋节前夕南韩全国机场无限期罢工 连假旅客恐受冲击
    • 替以色列善后?川普签署行政命令承诺保卫卡塔尔免受任何攻击
    星期三, 1 10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禁闻»邓小平与“六四”和三峡工程
    禁闻

    邓小平与“六四”和三峡工程

    罗方妤ahref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reporterMzY2NDI王若馨a由 罗方妤ahref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reporterMzY2NDI王若馨a2025年9月21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三峡工程遗留的二十个严重问题

    言
    邓小平晚年干了两件大错事,一是“六四”镇压,一是三峡工程上马,这两件错事又是不可分的。

    邓小平重新出山之后对三峡工程做过多次指示,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最早一次的是在1980年7月,最晚的一次是在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所谓的92南巡期间。指示的内容互相矛盾,一会儿说低坝方案好(低坝方案是指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方案),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一会儿又说中坝方案好(中坝方案是指正常蓄水位海拔180米方案),低坝方案不好,从现在即可着手筹备。一会儿说对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中共政府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绝不会草率从事的;一会儿又说上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从邓小平的指示中可以看出,最初支持上三峡工程的理由是万吨轮船从上海直达重庆与每年11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之后又强调三峡工程可以防御长江的特大洪水;最后又回到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上。

    历史资料证明,至少到1989年4月3日那一天,中共还没有做出三峡工程上马的决定。为了保护共产党的政权和家族利益,用暴力镇压天安门民主运动、挑选江泽民做总书记和三峡工程上马是邓小平在同一时间做出的决定。邓小平需要李鹏在暴力镇压天安门民主运动时的急先锋作用,但又让江泽民出任中共总书记,所以要用三峡工程的上马去安抚在暴力镇压中出力最多、而在权力分配中没有得到蛋糕的李鹏。中共在讣告中肯定了李鹏对“六四”镇压和三峡工程的贡献,而李鹏在《三峡日记》中又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三峡工程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建设三峡工程做出了重大决策”。邓小平的决策时间是与决定用暴力镇压天安门民主的决定重合。

    自从2003年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三峡工程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就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在2008年、2009年两次冲击正常蓄水位失败之后,修改了在可行性论证时提出的“蓄清排浑”运行方式,彷佛又回到了毛泽东时代的“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政策,不同的是现在采取了“边运行边修改再投资”的措施。在2009年三峡工程基本完工之后,中共政府开展了为三峡工程“擦屁股”的三峡后续工作计划,总投资1238亿元人民币,决定继续征收三峡建设基金十年,只是换了一件马甲,改称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基,按计划至2019年底结束。但是该基金直到2025年6月4日仍在收取,这是因为当年就知道三峡后续工作计划需要2000亿元以上的投资,但是这个数额超过三峡工程的全部投资,不好意思如实公布,只能在实施过程中拉长征收时间,以期获得更多的资金。如今在中共政府发表的“十四五规划”中有“疏解三峡枢纽瓶颈制约”这么一项工程,就是在三峡大坝上游再挖一条长江河段,建造第二座三峡船闸,解决现有三峡船闸堵塞碍航的问题。这项新的“擦屁股”工程,需要多少投资?没有公布。但是配合这项工程需要葛洲坝工程航道拓宽100米,需要300亿元人民币投资,是葛洲坝工程总投资的六倍多。简单推算,“疏解三峡枢纽瓶颈制约”起码需要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这个钱谁来出?看来还是要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让老百姓来出。为此,中国百姓应该多多“感谢”邓小平。

    一、邓小平:我赞成低坝方案,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0年7月重新掌握中共大权的邓小平在女儿邓榕等的陪同下回四川老家省亲后,11日在重庆登上“东方红32”轮船驶往武汉,陪同的有湖北省省委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成、长江流域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魏廷琤等,途经三峡地区进行考察。邓小平一上船就问魏廷琤:“有人说三峡水库修建以后,通过水库下来的水变冷了,长江下游连水稻和棉花也不长了,鱼也没有了。究竟有没有这回事?”魏廷琤回答说:“长江通过水库下泄的水量年平均为4510亿立方米,而三峡水库的库容只有年过水量的8%,江水会不断进行交换,水温变化不大,不影响农业和渔业。”

    在江轮上邓小平听取了魏廷琤关于三峡工程150米方案(又称低坝方案,指水库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方案)的汇报。魏廷琤原是林一山的秘书。1953年毛泽东听取林一山的关于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后,决定要搞三峡工程。当时林一山提出的是235米方案,就是水库正好淹到重庆市中心解放碑基座。1958年周恩来提出三峡工程200米方案,是重庆市朝天门最高一级台阶的高度。之后林一山领导的长江流域办公室提出195米和190米的比选方案,结论是200米方案最佳,195米方案其次,190米方案最次。为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规定,三峡坝址至重庆的沿江地区,在海拔200米以下不准搞基本建设。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批准在长江干流上建设330工程(后改称葛洲坝大坝工程),这是毛泽东心中的三峡大坝。为此在海拔200米以下不准搞基本建设的限制取消,比如重庆市的建设下沿发展到海拔180米以上地区。如果在七十年代末还是按照200米方案建设三峡大坝工程,淹没损失很大,移民人数很多,所以四川省(当时重庆市还属于四川省)坚决反对(1975年10月至1980年初赵紫阳任四川省省委第一书记)。面对这个情况,水利部就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低坝方案(150米方案)上报中央,试探上层的态度。众所周知,水库大坝的发电能力是水位差的函数,水位越高,落差越大,发电能力也越大。就发电能力而言,235米方案大于200米方案,200米方案大于195米和190米方案,也大大超过150米方案。

    邓小平是一个只靠听汇报做决策的人。魏廷琤在汇报150米方案时,移民人数是按150米方案计算的,造价是按150米方案计算的,而其它效益,如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则不是来自150米方案,而是来自正常蓄水位更高的方案,甚至是200米的方案。邓小平对魏廷琤报告的关于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万吨轮船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特别感兴趣,这和他16岁离家出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有关。他对魏廷琤说:“1920年出川,去法国留学,船行到中途坏了,只好改变行程,起旱,走陆路出川,交通真是艰难啊!”可见万吨轮船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对邓小平有多深的诱惑。

    邓小平乘坐的轮船一到武汉,就立即召见胡耀邦、赵紫阳、宋平、姚依林等中央和国务院的负责人,谈了他视察三峡地区后的意见。邓小平说:“三峡搞起来以后,对防洪作用很大。”“发电2000多万千瓦,效益很大。1100亿度,合全国上半年的全年发电量”,“担心一个航运问题,现了解,运的东西不多,船闸有5000万吨通过能力,顾虑不大。”“另一个生态变化问题,听来问题也不大。”“整个工程投资95亿元,移民费40亿元。”邓小平建议国务院要考虑三峡工程,胡耀邦和赵紫阳表示同意。

    1982年11月24日邓小平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工农业产值翻两番的汇报,谈到准备兴建三峡工程时再次表态说:我赞成低坝方案,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二、1984年国务院原则批准三峡工程150米方案

    1984年2月17日中共财经领导小组在中南海开会专题研究三峡工程,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三峡筹备领导小组,任命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为组长,宋平、杜星垣和钱正英为副组长。1984年4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字第57号档原则批准三峡工程报告:“按正常蓄水位150米,坝顶高度175米设计,请水电部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初步设计报审。”

    从国务院的批文中可以看到,三峡大坝坝顶高度175米,正常蓄水位150米。请问150米至175米高的大坝是干什么用的?难道只是为了显示三峡大坝的雄伟?

    国务院原则批准三峡工程的决定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反对,特别是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反对,当时国内的政治风气是主张推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反对领导人的拍脑袋决策。全国政协委员们反对三峡工程,邓小平很不高兴,但又不能发作,谁让当时提倡科学和民主决策。

    三、邓小平: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从现在即可着手筹备

    根据李鹏的《三峡日记》,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广东核电投资公司与香港核电投资公司合营合同签字仪式后,特地把李鹏留下,询问三峡工程情况。李鹏向邓小平推荐了“180米”方案,邓小平听完汇报后即表态:三峡工程是特大的工程项目,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好的东西,要考虑长远利益。过去是四川人不赞成把坝搞高,现在情况变了,四川人,主要是重庆人同意“180米”方案。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从现在即可着手筹备。中坝可以多发电,万吨船队可以开到重庆。以后可有意识地把国家重大工业专案放在三峡移民区。

    李鹏《三峡日记》记载了李鹏汇报内容:“中坝方案装机容量可以由低坝的1300万千瓦增加到2000万千瓦,增加7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由650亿千瓦时(度)增加到1000亿千瓦时,增加300多亿千瓦时”。李鹏向邓小平推荐中坝方案(180米)的发电装机容量为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00亿千瓦时;而魏廷琤向邓小平汇报低坝方案(150米)的发电装机容量也是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却是1100亿千瓦时,比中坝方案还多出100亿千瓦时,多出10%。这笔账邓小平还是应该算得清楚的,中坝方案没有比低坝方案多发电,为什么说中坝方案好? 201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李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描述他与邓小平的交往,文中两次提到1985年1月19日与邓小平的相见,没有提到李鹏推荐三峡工程的中坝方案,邓小平欣然接受,表态中坝方案好,低坝方案不好。

    1992年3月21日副总理邹家华在向全国人大代表做三峡工程议案解释时说,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发电装机容量是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是840亿千瓦时,约相当于一九九一年全国总发电量的八分之一。这个175米方案的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比邓小平的低坝方案(150米)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要小许多。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又增加了一个地下电站,增加了42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再加上2台3万千瓦千瓦发电机,一共是225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最终,三峡工程发电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还是没有超过1980年邓小平听汇报时得到的资讯,三峡工程150米方案的年发电为1100亿千瓦时。

    笔者认为,如果李鹏《三峡日记》所记载的为真,邓小平认为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那么邓小平于1980年在武汉召见胡耀邦、赵紫阳、宋平、姚依林等中央和国务院负责人,对三峡工程支持的表态,就是听取了虚假汇报后的错误决策。

    四、邓小平: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

    1986年3月 31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回答关于三峡工程的问题时说:对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中国政府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绝不会草率从事的。

    邓小平接见傅朝枢时的表态,说明李鹏《三峡日记》中所记载的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表态,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是不符合事实的。到1986年3月 31日,邓小平还不知道,什么是三峡工程的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还没有定论。

    再说, 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与李鹏关于三峡工程的谈话,只见于李鹏的《三峡日记》,在2003年李鹏的《三峡日记》出版之前未见于任何中央文件或者两派的争论之中。而且当时在场的只有三人,邓小平、李鹏和李鹏夫人朱琳。新华社整理的《三峡工程建设大事记》,也没有把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和李鹏谈三峡工程以及邓小平的表态:“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收录在内。出版的李鹏《三峡日记》,不是来自李鹏日记原文,而是经过出版之前的专职编辑部门处理的,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李鹏《三峡日记》中没有出现赵紫阳三个字,似乎这位李鹏的直接领导就不曾在中国政坛存在过。

    五、邓小平:上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

    1986年4月赵紫阳和李鹏分别带队考察三峡库区,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决定三峡省筹备组的命运。前面已经谈到,1984年国务院原则批准了三峡工程150米方案,同时也提出要设立三峡特区的设想,后改名三峡省,并成立了三峡省筹备组。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成立三峡省筹备组的通知,原水利部副部长李伯甯任筹备组负责人,三峡省的省会设在湖北宜昌,范围主要包括湖北省的宜昌地区和四川万州地区。李伯甯在宜昌市招兵买马,弹冠相庆,好不热闹。

    这个决定引起了全国政协的极力反对。全国政协委员原本就反对国务院原则批准三峡工程,这一次逮住了抓手,直接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成立三峡省筹备组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赵紫阳和李鹏分别带队考察三峡库区,回应全国政协的反对。

    1986年5月,中共中央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撤销三峡省筹备组,改为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失去了三峡省筹备组负责人官位的李伯甯从此对赵紫阳记恨在心,成为李鹏反对赵紫阳的最大打手。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上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只要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应该上。”

    其实邓小平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三峡工程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一定要上。三峡工程带来的所谓社会问题和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都不用去考虑。

    中共官方媒体的解释是:如果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这样政治问题就更大了。

    1980年邓小平表态支持三峡工程,主要看重的是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和航运效益,平均每年发电1100亿千瓦时,合全国上半年的全年发电量,万吨轮船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到1985年,中共官方媒体认为邓小平看重的是三峡工程应对长江特大洪水的防洪效益。

    六、邓小平:“六四”与三峡工程

    在1989年6月4日之前,官方媒体公开发布的邓小平最后关于三峡工程的指示就是“上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只要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应该上。”

    当时确实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经济可行性,中共政府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三峡工程,而且三峡工程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收益来保证工程的经济可行性。按照当年国家计委的规定,一个工程的年收益要达到投资的12%以上,才可以被纳入五年计划。所以三峡工程反对派把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反对建设三峡工程的一个主要理由,其实这也是赵紫阳一直拖延三峡工程决策的理由,无非是通过三峡工程反对派表达出来而已。

    仔细观察中共官方媒体关于三峡工程的报导,可以发现在1989年“六四”的前后,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翻转,这说明,在“六四”暴力镇压前后,中共决策层对三峡工程的决策发生重大变化,也包括人事的重大变化——赵紫阳的下台和江泽民的上台。

    1989年4月4日中共官方媒体都报导了4月3日《李鹏、姚依林、田纪云、吴学谦就我国内政外交问题答中外记者问》,其中有关三峡工程的提问和姚依林的回答如下:

    荷兰记者:“在人大刚开始开会时,一些人大代表对三峡水利工程提出一些批评意见。前几天,一些代表还在说,这项工程如果搞的话,将会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秩序,我想问李鹏总理:您是否不管有什么情况,还继续搞这个工程?”

    李鹏:“我请姚依林副总理回答这个问题。他是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主任。”

    姚依林:“三峡工程现在有争论。主张建三峡工程的人是有道理的,反对上三峡工程的人也是有道理的,因此这个问题还需要经过详细的论证。我认为,三峡工程在今后五年之内是上不去的。在现在治理整顿期间的计划以及将来的八五计划都不会有大规模上三峡工程的计划。因此现在不必花很大的精力去争论。将来如果要上三峡工程,肯定是要经过人大批准的。所以我建议现在这个问题不必继续讨论。”

    三峡工程在之后五年之内是上不去的。在现在治理整顿期间的计划以及将来的八五计划都不会有大规模上三峡工程的计划。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表态,特别是在治理整顿期间,中共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计划在八五规划期间上马三峡工程。

    1989年6月3日和4日中共命令军人用坦克、机枪去镇压自己的人民,丧尽天良。

    1989年7月24日中共官方媒体都报导了江泽民担任中共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国内视察,报导标题强调了“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这是江泽民对三峡工程的政治表态。

    1989年7月25日江泽民回到北京去医院探望了正在“养病”的李鹏。六十岁的李鹏为什么在“六四”镇压中挥舞拳头后、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做完《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的错误的报告》后不到一个月就住进了医院?江泽民在医院对李鹏表态:“上三峡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李鹏便病愈出院了。

    关于江泽民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国内视察的报导特别提到要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六四”暴力镇压之后,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十三届四中全会,正式撤销了赵紫阳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务,宣布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其实撤销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务的决定在1989年6月4日之前就已经做出了。

    根据赵紫阳回忆录,1989年5月20日在邓小平家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邓小平、陈云、杨尚昆、李先念、彭真、王震等与三位政治局常委李鹏、乔石、姚依林,还有军委领导人,会议做出了两项重大决定:撤销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务和由江泽民担任新的中共总书记。关于这次特别会议的日期,根据《李鹏日记》是1989年5月19日,那天李鹏是到得较早的一位,邓小平同志把李鹏叫到书房,邓小平说,你继续当总理。接着邓小平又问:你看江泽民同志当总书记怎样?李鹏当即表示赞同。

    应该在这次会议上也做出三峡工程上马的决定,由李鹏负责,这是对在镇压天安门民主运动出力最多、而没有能从中共第二号领导人更上一层楼的李鹏的奖励,毕竟“水轮机一响,黄金万两”(李鹏语)。参加会议的邓小平、李先念、王震都是坚决支持三峡工程上马的,在后来的决策程式中,李先念、王震起了很大作用,其中王震家属在三峡工程中获利巨大。

    七、邓小平:美国能修水电站的地方早就修完了,苏联、欧洲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家人卓琳、邓琳、邓朴方、邓楠、邓榕以及王瑞林等陪同下,到南方多个城市视察,被称为九二南巡,途中的讲话被称为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官方媒体高调发布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如“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又如“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等等。没有任何报导提到过,在九二南巡过程中对三峡工程有过表态。

    2011年12月31日为纪念邓小平南巡二十周年,凤凰网财经于2011年12月31日发表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全文)。在发表的讲话全文中,也没有记录邓小平对三峡工程的表态。

    2016年9月中共官媒公布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原声全记录,据称是无删节版,中有邓小平关于三峡工程的表态:“到美国一看,人家凡是能修水电站的地方早就修完了。苏联、欧洲那些地方都是如此。这可以增加多少国力和财富呀!”而这段话在之前发表的邓小平南巡讲话或者南巡讲话全文中都没有出现过。

    九二南巡邓小平又回到了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上。

    一个国家的水能资源有多少,要搞清三个概念,一是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二是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三是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

    就拿中国和美国1990年的资料来分析: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中共机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之一

    2025年10月1日

    陈云飞对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分局、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及行政复议的行政上诉状

    2025年10月1日

    遭刑事拘留的天津市北辰区访民杨恵琴女士日前获释

    2025年10月1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8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8

    曼谷艺术中心展览受干涉:中国要求修改或下架作品

    2025年8月8日10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10
    不要错过
    汽车

    比亚迪9月新车销量396270辆 乘用车销售393060辆

    由 明河2025年10月1日0

    日前,比亚迪公布9月新车销量396270辆,其中乘用车销售393060辆,海外乘用车及皮卡销售70851辆,同比增长107%,1…

    吉利汽车9月销量超27万辆 总销量、新能源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5年10月1日

    鸿蒙智行全系9月交付52916台 单月大定11万台创新高

    2025年10月1日

    一汽-大众9月销量146385辆 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里程碑

    2025年10月1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