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高盛最新报告,中国对美国的科技出口已崩跌,但其贸易机器仍持续运转,原因是其他国家持续采购中国产品。
根据高盛21日发布的分析报告,在8月,中国对美国的科技出口已较去年第4季崩跌70%,反映美国总统川普祭出关税的影响,包括以芬太尼为由、在3月对中祭出的20%关税。
在此同时,其他亚洲国家补上缺口,从去年第4季到今年8月,南韩、越南、印度对美国的科技出口跳增80%。
不过,中国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仍保持畅旺,来自欧洲、亚洲及新兴市场的需求仍不断成长。
高盛分析师指出,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科技出口表现,远优于其他类别的出口,对非美国市场的外销表现也差异不大。
高盛分析师表示,7月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对非美国市场的科技出口,相较2024年第4季成长约20%,「反映出全球强劲的科技需求」。
华府通过关税展开贸易战,并推动与中国的高科技产品脱钩,进一步巩固了在疫情时期科技供应链加速重整的趋势。
2017年,美国近半数关键科技进口来自中国。高盛估计,2025年这个比率降至20%以下。这八年来,台湾、墨西哥、日本、印度和越南对美科技出口的占比都在持续上升。
尽管中国承受压力,亚洲却在AI驱动的出口热潮中蓬勃发展。
高盛表示,截至8月,亚洲地区以美元计算的整体出口额年增7%,其中科技产品贡献逾六成增幅。台湾表现一枝独秀,科技产品占其出口比重超过70%,为亚洲最高。
8月,台湾出口相较2024年第4季大增30%,主要动能来自对AI数据中心至关紧要的先进芯片与服务器。
高盛分析师预期,供应链会持续重整,「科技供应链很可能持续转移,进一步推动美中高科技脱钩,并重新塑造亚洲内外的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