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系列亮眼成绩,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兆(人民币,下同,约66兆美元),稳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期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潘功胜表示,中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另外,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成为市场稳定的重要支撑。过去五年,「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兆,较「十三五」末增长32%。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十四五」以来,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稳健性增强,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反映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他亦提到,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外汇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