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鸡奖提名日前公布,最佳男主角的角逐可谓是高手如云。刘昊然、大鹏、朱一龙、黄晓明等实力派演员纷纷入围,竞争激烈。名单里也有易烊千玺,但他这次拿影帝的希望大吗?
综合媒体报导,这已经是易烊千玺第四次获提名金鸡奖影帝了。他的作品和实力早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本身的水平早已在金鸡奖之上。金鸡奖影帝对他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圆满,一个公平的象征。
24岁的易烊千玺第四次站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舞台时,人们看到的已不再是少年偶像的光环,而是一个用十年孤寂换来的演员勋章。他的故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逆袭剧本,而是一场关于「减法」的生存实验–剪掉喧嚣、削去浮华,最终在寂静中听见角色心跳的回响。
易烊千玺13岁时,曾是组合中那个被镜头遗忘的「边缘人」。签售会上,他的座位前空无一人,而两侧队友的队列却蜿蜒如长龙。但即使被冷落,不阻碍他观察世界。他曾说「演员不该待在舒适区,要当冒险家。」 而他的冒险,始于对流量的「断舍离」。
2018年,当同龄艺人争相抢占热搜时,他悄然关闭微博、推掉综艺,将90%的精力投入表演。易烊千玺的表演哲学,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笨拙」。拍摄「奇迹·笨小孩」时,他潜入深圳华强北电子厂,每天蹲守10小时观察工人们修理手机的动作,甚至学会了一套完整的零件拆装流程。
但易烊千玺的「减法」从未走向封闭。2025年,他以新华社「护苗大使」身分发起「苔花公约」,推动千余家企业改造无障碍设施;在「小小的我」中饰演脑瘫患者刘春和后,他主动联合医疗机构发起就业支持计划,将电影中的「苦难美学」转化为社会行动。
易烊千玺的第四次金鸡奖提名,恰似他成长轨迹的缩影–没有戏剧性的逆袭,只有如年轮般层层累积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