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欢乐谷的玛雅区,拥有「野人」NPC(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常用于乐园中与游客交互的人物)是最大特色,十一长假期间,有兼职的大学生表示,一天工作只要5小时,但游客太热情了,被投喂到已经吃不下了,不过这份工作可以自由发挥,做这份工作还是挺开心的。
每日经济新闻报导,在木质围栏和小木屋组成的情景式露天小剧场内,身穿「野人」服饰的演员们载歌载舞,还会随机挑选游客,「扔」进一口悬挂的大锅中,增加参与感。
现场不少小朋友拿着零食,来到「野人」所在的草屋前,投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片酬」(即兑换券),集齐一定数量后可以升级玩游戏或兑换奖品。
从欢乐谷官方先前发布的招聘信息看,对「野人」的要求是年满18周岁、性格外向且表现力强、肤质对化妆品友好、近视者需戴隐形眼镜,「带薪发疯,抽象有理」。
「野人」们主要任务其实是一场名为「玛雅天灾」的实景演出。该实景演出涉及200多个声、光、电演艺设备,50多个爆炸、喷射、烟效、火效、水爆等特效设备,10多个特技机关设备,现场座位还设置了全身湿透区、如雷贯耳区、水花飞溅区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北京欢乐谷方面表示,因应今年十一假期,园区已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活动内容升级,配备300多名NPC全程交互。此外园区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设备运行时长与演出场次,提升游玩容量;增设入园信道,提高入园效率;同时加强安保、保洁等后勤支持力量。
作为北京主题公园的「老大哥」,北京欢乐谷诞生于2006年,是华侨城集团旗下的主题公园项目,因此不少北京人的童年都有欢乐谷。
到了2021年,与欢乐谷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的环球影城开业,尽管两者定位差异较大,「去欢乐谷还是去环球影城」仍然成了很多游客的一道热门选择题。
北京欢乐谷方面表示,当前北京的主题公园市场已呈现出多元共生、竞合发展的健康态势。各类主题公园依托差异化定位,共同拓展市场空间,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选择,也有力推动了华北地区文旅产业的整体升级。
不过,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认为,欢乐谷作为老牌主题公园,要想吸引更多消费者,需要在创新力和吸引力上下功夫。「首先在内容上,需要不断更新项目,以保持新鲜度,一方面吸引新游客,另一方面促进重游率。其次,让游客得到实惠,根据市场需求,给消费者制定差异化的优惠政策以增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