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部聚焦聋人定制骗局的电影「震耳欲聋」上映后,票房已破1亿。该片以现实主义题材得到普遍称赞,有观众在观影后表示,从影片角色中看到了普通人的影子,尤其对角色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与选择深感共鸣,也思考更广泛的社会正义与人性抉择。
扬子晚报报导,影片讲述了灰度律师李淇(檀健次饰演)因出身于聋人家庭,被卷入一场聋人反诈案中。当他利用案件名利双收之时,却没想到诈骗案远比想像复杂。该片部分取材自CODA(聋人父母的健听子女)律师张琪真实从业经历。
李淇既被导演设置在「对成功的渴望与道德的标准」间挣扎,也被金松峰(王砚辉饰演)犀利地解读为「可以为了金钱、地位放弃一切」的贪婪之徒。然而在小汤(王戈饰演)眼中,李淇底色仍是善良的。正是这些充满张力的视角,不仅丰富了人物层次,更将他牢牢锚定在故事的灰色地带,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多面体。
据报导,檀健次为了塑造李淇这一角色,在开拍前走进「地摊所」体验角色生活。他观察这些律师如何与当事人打交道,还学习撰写诉状等法律文书,从细节处沉浸于角色职业日常。
檀健次为了诠释CODA身分,也在手语下了一番苦心。他通过不断练习,将手语速度提升至接近口语的水平,直至形成「肌肉反应」,让表达不着痕迹。
电影「震耳欲聋」通过一起精心设计的投资骗局,揭露了黑心商人如何利用信任纽带与信息不对称侵害聋人群体的现实。正如片中CODA律师李淇所言,「如果说听人的世界是5G,那聋人的世界就是2G的」,这句话精准道出了聋人群体的信息困境,以及他们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的脆弱性。
「震耳欲聋」中,黑心商人金松峰利用自身CODA身分获取聋人群体的信任,进而引诱其陷入投资骗局。与此同时,CODA律师李淇同样熟悉聋人世界,但从小的经历让他将「往上爬」视为人生唯一目标,在周旋于受害聋人与金松峰之间的过程中,两种截然对立的生活现实不断冲击着他,使他深陷矛盾。然而,随着聋人邻居的被迫自杀,他不得不在良知与利益之间做出最终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