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网文、微短剧等数字文娱强势崛起,线下的文旅消费如何与技术、与算法同步迭代,在焕发新生中释放新的消费动能?看看老牌的上海影视乐园如何从新兴的文旅套餐分一杯羹,成为年轻人心头好。
上观新闻报导,「这个假期我在上海有四天时间,都『住』在『新世界』了。」22岁的孙思齐研究生在读,她口中的「新世界」全名「新世界·破笼之宴」,是上海影视乐园的明星计划。这部长达6小时的沉浸式戏剧,日常售价799元一人,十一国庆特别版888元。 10月2日至5日,小孙相约朋友四刷,意犹未尽,「我已经15刷了,越刷越有感触」。
沉浸式戏剧 有人15刷
让年轻人去了又去的地方并非全新落成。相反,它比许多玩家的年纪还大,早在1992年就建成起用。它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车墩影视基地,没有交通优势,倒有「年龄」劣势。在这个电影院都面临「陈旧危机」的融媒时代,除了满足影视名场面的打卡需求,老牌影视基地还有更多获客招数吗?还能从新兴的文旅套餐分一杯羹吗?
答案是肯定的。假期前5天,上海影视乐园交出超5万人次入园的成绩单,外地游客占比超过60%。 「新世界·破笼之宴」更是创下了爆满的小奇迹,平均每场约30%的复刷玩家。游客不仅来自国内各地,还有从日韩、东南亚、欧美远道而来的。对许多人来说,先在上海影视乐园打卡畅玩,再随沉浸式戏剧穿梭时空,是了解上海红色基因、海派文脉的直觉体验方式。
能让传统玩法与「年轻人专区」相得益彰,上海影视乐园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卢绪玲说,恰是融媒时代启发了经营思维,提供了机遇:「从线下到在线,我们打造开放式平台,老牌基地也可成为年轻玩家共创的乐园。」
40个NPC 演绎10故事线
报导说,「新世界·破笼之宴」有个限定时空:1945年8月14日的上海。日军投降前一晚,这座城市发生了什么事?围绕着三个阵营、十条故事线,这出沉浸式戏剧由40个NPC(非玩家角色)带着约120名玩家同台飙戏,共同演绎一台家国大戏。
资深玩家里,有人为「情报局」阵营里有些烧脑的剧情着迷,有人想在「青帮」阵营的生活化场景里尝尝1945年打工人的滋味,也有人偏爱「商会」阵营的逻辑赛局。玩家们「入坑」的理由不一而足,但表达中有两点被频频提及——电影级、呼朋唤友。偏爱推理的孙思齐说:「逼真的场景、精致的道具、准确的表演,让『身临其境』四个字具象化了。不会担心出戏,只想经常带着朋友来解锁更多隐藏剧情。」
30万件道具 影视资源丰
在卢绪玲看来,能得到年轻人的「私域流量传播」,沉浸式戏剧本身过硬的剧本是一「宝」,基地的「老」是另一个「宝」。远有「功夫」、「新上海滩」,近有「繁花」、「南京照相馆」、「谍报上不封顶」、「千里江山图」,上海影视乐园见证近1500部影视作品的诞生。除了复刻历史风貌的上海城区,这里也累积了大量资源,包括30万多件道具、24万件/套服装、相当于一个师的军事装备等。这两年,乐园加强与名导演、大IP的合作,「得益于上影老法师们一以贯之的对镜头中场景的极致追求,如今上海影视乐园的置景能力、细节把控力都是业界有口皆碑的」。
王家卫拍「繁花」,车墩重建一条90年代的黄河路。申奥拍「南京照相馆」,上海影视乐园优化先前合作模式,与片方打开源头共创,如今留在园区的「吉祥照相馆」就是电影的拍摄实地,自今年7月26日开放,不到2个月时间「南京照相馆」区域已吸引超10万散客客流。不久前,「谍报上不封顶」杀青,导演张开宙也愿意为乐园留下可供打卡的剧组场景。
电影级场景 重现老上海
电影级的拍摄场景、道具、服装,对奔着打卡来的观众,可以「原片直出」,晒到朋友圈也经得起「放大镜」观看。之于「新世界·破笼之宴」的玩家,电影级场景制造了浑然天成的场域。重度玩家里有位来自杭州的日文老师,迄今复刷30次,一边解锁多元剧情,一边「考据」老上海。在她看来,一旦场景、剧情都做到了极致,这份线下体验便无可取代。
报导指出,夜已深,雁秋仍穿梭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他在微信群组里回应玩家新鲜出炉的感受,到抖音和小红书的分享贴下来个「官方乍现」。倘若依照传统的提法,演艺产品分制作和运作不同板块,雁秋就是在后台与消费者对话的运作「客服」。但这位中文系毕业的年轻人说:「我不想做背诵话术、套用公式的客服。」他如此定位自己——带观众往返1945年与2025年、穿梭现实世界与戏剧世界的2.5次元新世界庄园管家。
玩家社群通常见诸游戏领域。 「新世界·破笼之宴」打造玩家社群,其理念的根本逻辑与游戏类似:产品从诞生起就是属于所有玩家的。雁秋指出,他讲究的是不让任何一句话落地。起初,他在群组聊天里回复用户们的真实体验,为观众直白的赞捧场,为深入的剖析回以用心表达,简言之,为社群里的玩家提供情绪价值。例如有网友在了解「新世界·破笼之宴」的题材后,想亲近又生怯:「不敢玩这种,结束之后会感觉心里空了一块。」雁秋用官号回复:「别怕一切感受消失,我们先让她存在。」
官方玩家交流 很走心
而随着时间推移,雁秋发现,观众、玩家不断高端,「大家共同讨论角色的人物前史,为角色创作同人作品,还有死忠粉会写人物的判词、创作漫画、甚至做音乐」。玩家们在一次次复刷后流露出强烈的主体性,也被营运方敏锐捕捉。社群平台上的谢幕影片异常火爆:40多名NPC冲上1945年的街头,在哨声里,他们登车告别、渐渐远去,直到车在视野里越来越小,哨音依然清越。那一幕,从线下到在线打动了许多人。最初,这枚哨子就来自玩家的馈赠,是主创与玩家共同缔造了这段出圈的谢幕。
雁秋说,打造玩家社群,从服务角度看,「是身为工作人员需要承接观众热情、尊重观众表达,延长他们的情感获得,让他们感到这趟不白来」。而从长久运营来看,「『新世界』要向经典品牌看齐,谋求升级是必然。观众、玩家不断释放创造力,为线下戏剧延长在线生命力;用玩家社区模式提供陪伴与共创的氛围,是让在线交互提升戏剧的『离场感』,打开下一次相遇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