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加萨控以军违反停火47次 停火线沦死亡线 巴勒斯坦一家11口误入送命
    • 以色列再收到两具人质遗体 哈玛斯吁开放边境关卡
    • 美军打击加勒比海运毒船两人生还 川普:将遣返母国
    • 以色列:人质遗体全数归还前 拉法关卡继续关闭
    • 准备停火5年 哈玛斯官员接受路透专访:无法承诺解除武装
    • 自民党找维新会组联合政府 大阪党部忧心被团灭
    • 张曼玉拒再婚真相曝 王晶揭「梁朝伟不是主因」一句话全网心疼
    • 涉淫魔情搜丑闻 英安德鲁王子弃公爵头衔
    星期日, 19 10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李政道、杨振宁恩怨解密 诺贝尔「排序之争」让他们决裂半世纪
    大陆

    李政道、杨振宁恩怨解密 诺贝尔「排序之争」让他们决裂半世纪

    云橙由 云橙2025年10月18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取材自新华网)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取材自新华网)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取材自新华网)

    新华社报导,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因病于18日在北京离世,享嵩寿103岁。

    此文原刊载于2024年8月9日

    李政道与杨振宁1957年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于1940年代末开始合作,共发表32篇论文。合作在1960年代初终止,两人从此分道扬镳,成为华人学术界的憾事。

    2009年12月10日,学术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李政道传》首发。季承曾为李政道助手12年,在全书30万字的篇幅中,季承全面系统地披露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半世纪的学术恩怨内幕:名字排序之争。

    百度百科显示,季承坦言,「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写历史,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对于这段恩怨,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深以为憾,但各执一词。

    杨振宁虽然认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遗憾,但是他最先对外公开事实真相。杨振宁还曾引用苏东坡与其弟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不了因」,来表达他对苏轼兄弟情谊的羡慕,他说:「很遗憾,我和李政道没能做到这点。」

    2003年7月李政道曾公开发表一封信,「我和杨振宁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同时对真相作了公开说明,「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亦师亦友 合作32篇论文

    杨振宁比李政道年长四岁,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获得硕士学位后,1945年赴美留学,很快成为同学口中的「天才」;一年后只在国内读了两年大学的李政道也去了美国,很多物理根基是杨振宁帮他打下的,早期两人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1951年秋,他们写了两篇统计力学论文,首次给出了不同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引起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重视。但是,论文署名次序让二人产生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他离开普林斯顿,1956年,29岁的他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一件偶然的事情,使二人恢复合作。1953年,杨振宁曾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一年,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比特旋规范不变性》,提出了十分有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方程。

    但是,当时李政道对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持严重怀疑。杨振宁到哥伦比亚大学来看李政道时,李把他的看法告诉了杨。经过激烈的讨论,杨同意了李的意见,共同署名以「李前杨后」发表了新论文。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

    《李政道传》称,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受奖次序也影响了两人夫人在晚宴时进场的顺序。

    李政道对此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后来,杨振宁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箬。在秦惠箬的劝说下,李才勉强同意。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取材自新华网)
    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拉开「世界物理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大幕。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左二)与杨振宁(右一)一起出席了大会,为了避免尴尬,两人中间仍隔着其他人。(中新社)

    外界认为,杨振宁与李政道之争的关键问题是,谁第一个提出宇称不守恒的思想,谁的贡献最大。而杨振宁、李政道亲密关系的正式破裂,其导火索在于1962年美国《纽约客》杂志的伯恩斯坦的文章《宇称问题侧记》。这篇文章讲到两人如何研究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问题而得到诺贝尔奖的经过。

    本报系联合报报导,李政道后来在文章中谈到此事时说,杨振宁要求在题目、诺贝尔宣布得奖及领奖的时候,「他希望他的名字在我的前面」,而且文章中提到「李和杨写了…」的时候,要改为「杨和李写了…」。

    如同婚姻破裂 两人皆苦

    另一本由台湾媒体人江才健在2002年出版的《杨振宁传》提到,两人在1962年4月18日有一次长谈,杨振宁说当时他们两人都哭了,「这是一个感情获得宣泄的历程,我们都感到一种解脱后的畅快」;李政道则提到杨振宁对两人合作论文的排名顺序十分烦恼,「因此我建议我们以后不要再合作了」。

    1998年香港电视台拍摄的杨振宁专辑中,杨振宁谈及此曾说「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有的时候比我们和我们的太太之间的关系还要密切……这样深厚的一个关系,在破裂的时候,我想跟一个婚姻的破裂,是在同一等级的痛苦。」

    哥伦比亚大学 李政道 杨振宁 诺贝尔奖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杨振宁生前传分好遗产 翁帆只得「归根居」?现金18亿疑全给子女

    2025年10月18日

    杨振宁13岁就立志拿诺贝尔奖 35岁就实现当时「狂言」

    2025年10月18日

    藏马熊爱上青藏高原垃圾堆 敲响生态警钟

    2025年10月18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8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8

    曼谷艺术中心展览受干涉:中国要求修改或下架作品

    2025年8月8日10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10
    不要错过
    娱乐

    张曼玉拒再婚真相曝 王晶揭「梁朝伟不是主因」一句话全网心疼

    由 明河2025年10月18日0

    张曼玉年过60岁仍然气质出众。…

    金钟60/严艺文最遗憾是「壁虎」黄迪扬双头空自嘲:跌落神坛

    2025年10月18日

    中国4大维密超模3位当妈了 剩下「她」还没公开认爱

    2025年10月18日

    杨振宁生前传分好遗产 翁帆只得「归根居」?现金18亿疑全给子女

    2025年10月18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