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离岸风电产业正遭遇利率升高、供应链紧俏,以及美国总统川普的反对等三重打击,原先的产业荣景翻转,正陷入政治与经济风暴。
在利率升高和供应链吃紧加重离岸风电项目的压力之际,如今川普寻求封锁开发离岸风电场和中止许可,使全球对离岸风电的热情锐减。
德国政府今夏提供两块设置离岸风电的精华地点,却未获到任何厂商投标。相较下,两年前英国石油(BP)和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斥资126亿欧元(146.9亿美元),共同标下德国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两块大型风场的开发权。
德国能源业者RWE离岸风电主管尤特莫伦表示,离岸风电产业正经历挑战时刻,主因为成本上涨,以及对抗气候变迁、减碳和能源转型的整体政治氛围改变。
顾问业者Wood Mackenzie数据显示,2023年来,遭取消的离岸风电设备容量与承购协议共达24.1百万瓩(GW)。
国际能源署(IEA)也已调降对未来五年的离岸风电设备容量成长预期,比去年的预估值下调27%至140GW,原因是美国的政策转变,和日本等其他地区的计划取消。
在2010年代和2020年代初的低利率环境下,离岸风电产业快速成长,开发商竞相开发新计划,政府合约也迫使供应链压低成本,但新冠疫情后,利率急升和供应链吃紧,改变产业动能。TGS 4C分析师表示,离岸风电产业的资本支出已增加到每千瓩(MW)300万欧元,高于2022年的250万欧元。
离岸风电产业的困境,和太阳能产业的爆炸性成长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成本下滑、且批准作业相对简单,IEA预期,2030年前全球添加的4600GW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中,光电将占80%。同时,离岸风电产业获得的政治支持也日渐脆弱,尤其是在川普重返白宫后。川普已形容风电是「最糟的(能源)形式」,并已冻结租借海域用于离岸风电开发。
贸易冲突和地缘政治疑虑,也可能构成新的阻碍。欧洲正在调查中国风机厂商是否接受到不公平补贴,美国能源部长莱特也已敦促各国减少采购中国技术,最近也表示「美国和盟国的目标是减少对中国进口的依赖」。
离岸风电产业的未来取决于政府、公用事业伤以及企业客户对于成本升高的支持程度,并协助提供业界投资所需的确定性。TGS 4C指出,关键胶着点在于开发商和纳税人之间要怎么分摊成本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