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牛腾宇母亲:获刑14年牛腾宇冤案维权申诉进展通报(2025年8月24日)
    • 赴京看病而遭强迫失踪的湖北省大冶市人权捍卫者尹旭安已失联半个月 音讯全无
    • 加萨市惨况:野狗啃尸狂性大发 30岁被折磨到像70岁
    • 以色列轰炸也门首都 炸出巨型火球画面 酿6死86伤
    • 16年没上班 德女老师请病假爽领百万 被抓包反告教育局
    • 伊朗最高领袖: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
    • 范冰冰逃漏税沉寂7年 获授荣誉勋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 加拿大总理: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星期一, 25 8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生活»文化»《辛亥:摇晃的中国》:真实的辛亥革命竟是这样的?
    文化

    《辛亥:摇晃的中国》:真实的辛亥革命竟是这样的?

    云橙由 云橙2025年5月4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近十五年来,历史读物的去脸谱化,去意识形态化已蔚然成风,使呆板的历史为之一变。跟着就是八卦化、搞笑化,不是说八卦不好,历史的生动本来就具备八卦性质的一面,但单纯追求花边,让人读了觉得历史嘻嘻哈哈地就走到了今天,就未免有为了芝麻丢西瓜的愚蠢。比如有些文章、电影,几个小孩,一两个游击小分队就可以轻松击溃鬼子的大队人马,那先辈们也就不用艰苦抗战八年了。

      晚清至民国的这一段,是中国历史最混乱、也最精彩的时期。春秋战国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都比之不足,因为到了晚清民国,外国势力不断觊觎和侵略,朝廷上,有支持立宪的重臣,革命党里,有蜕变成保皇派的家伙,不比皇权巍然时代的目的明确,即便是留洋的海龟派,也是学得皮毛,不明就里。那段历史,存在中国最多的政党,最杰出的人物,也是最屈辱最茫然的时期。朝野上下,乌烟瘴气热闹非凡,写这一段特别的历史,当然有看头。

      历史读物的个性化,不等同于八卦化、搞笑化。比较让人欣慰的是目前图书市场上还有很多态度严谨、下笔活泼的好书。比如王树增《1901年》、谭伯牛《战天京》等等。还有近来出书频繁的张鸣教授,他的文字向来“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晚清民国,张鸣是轻车熟路,去年刚写了本《北洋裂变》,这次写辛亥革命,不仅是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热闹,更是趁着手热,他说自己不像马克斯·韦伯那样,将学术当做为人类承担的使命,而是“为了好玩”。此等游戏人生的态度,对才华横溢者,最为适合,最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然而张鸣的另一面却是写《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中国心绞痛》的张鸣,就本书而言,张鸣希望“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巨大拐点,推翻了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虽然革命成功后,中国政体仍处于混乱与分裂状态,包括随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治下的实际情况,但在另一方面,外国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失去了“大中华区总代理人”,这种他们意想不到的结局,让他们很后悔当初的作壁上观。辛亥革命是一次低烈度的运动,它甚至没有义和团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动荡大,但中国人改变历史的方向终于难能可贵地对了!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制度虽然令我们百般不适,懵懵懂懂, 然而跳出了梁漱溟所言的“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的怪圈。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昌起义,当时条件并不成熟,但托了满清亲贵自毁长城、汉人官僚袖手旁观的福,更幸亏攻下的武汉有大量的现金和武器用来招兵买马。张鸣写到,“尽管是具有充分正当性的革命起义,也没有多少人投身进去。”有相当一部分人,无非当兵吃粮,拖家带口过日子,“钱发下来,很多新兵就把钱拿回家了”教科书上看不到“好些革命军的士兵,脑袋后面还拖着辫子”革命当然是革命党干的不要命的活儿,而事实上,竟然有立宪党人的积极参与。这也是我们不易见到的史实。比如时任湖北咨议局议长本是力挺君主立宪的朝廷命官,看到朝廷迟迟不动,搞什么皇族内阁,还收回了路矿权,一怒之下,主动登台,负担了革命新政府除军事之外的全部运作,力劝被“绑架”过来的黎元洪,为黎菩萨变成黎督军出力甚多。并且通过“人脉”运作,竟弄得海军反而站在革命军一边打清军!要知道,这可是杀头灭族的勾当啊。

      以中国幅员之纵深辽阔,传统文化之博大顽强,任何事物,没有强韧的生命力,扔到这口偌大的缸里,连响都听不见一声就被腌制成了咸菜。这边通商口岸城市的革命如火如荼,“上海的市民,甚至不能容忍报馆报道革命失利的消息,谁报道,就砸谁家的玻璃。”那边的乡村内地,依然过着温饱不足、得过且过、不知革命是啥劳什的日子。而革命军里,视革命为“我要什么就是什么”的类似阿Q者,并不少。自武昌起义起,汉口、长沙、西安、九江……各地起义如年三十的炮仗,一处响,处处响,直至响彻全国。尽管这场定性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是由上而下发动的,民众大多不知所以,但清廷实是不堪,比如武昌起义时的湖广总督瑞澂,枪一响,便在督府围墙掏了个狗洞,挈妇将雏,逃之夭夭;陆军大臣荫昌,开火车架机枪重炮前来“剿匪”,却被一群采棉花的农妇吓得抱头鼠窜,不然以其兵力数量武器装备镇压刚刚扩军的革命新军(新军中有许多兵连装弹、射击都不会),胜算很大,若如此,历史具体的进程则尚未可知。

      革命之成功与民国之建立,张鸣称为“历史的情势”。就像武昌起义,怎么看,也断无成功的希望,但诸多因素集中在一起,才使革命势不可挡。“所谓的革命,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时,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我们习惯叫它历史规律性,我们更习惯在宏大的角度去看历史,忽略了历史的皱纹,而历史的真实,恰恰就在细细的眼角纹里。无数微小细节,构成无数皱纹,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苍老,但苍老之所以苍老,正是一条条不起眼的皱纹,构成了历史的面孔。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张鸣用这些有的甚至上不了台面的细节,全新诠释“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硬道理。你信不信一泡屎能影响历史?信不信个把人拎着装报纸的口袋,冒充炸弹就能搞定县衙门?信不信革命党的暗杀团和会道门没啥区别,还用骷髅练胆?好玩的史实,多了去了。但好玩的史实不等于史实即是好玩的,张鸣评书式的写法中,夹带着不少他思考历史的评断。和去年颇受欢迎的《北洋裂变》一样,《辛亥:摇晃的中国》亦是张鸣研究历史的独特角度所致。他说这本书“是关于辛亥的一种观察,由观察生出的杂感,由杂感汇成的集子。”辛亥革命,是先烈用生命换取民主自由的革命。一百年过去了,民主与自由不再陌生,但走过了一百年,我们究竟离她还有多远?希望你读完了这本书,不会嘿嘿一乐拉倒,“一百年的纪念,但愿人们能想起点什么,想出点什么来,别白过了”。

      《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汉赋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读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

    2025年6月9日

    新世纪汉赋研究的奠基之作——评龚克昌教授的新著《全汉赋评注》

    2025年6月9日

    一道跨越中西文化的彩虹——龙协涛《文学阅读学》读后

    2025年6月9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6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3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9

    「川普以商业视角看世界」 普亭赴阿拉斯加峰会将以经济诱因拉拢

    2025年8月14日8
    不要错过
    禁闻

    赴京看病而遭强迫失踪的湖北省大冶市人权捍卫者尹旭安已失联半个月 音讯全无

    由 明河2025年8月25日0

    (维权网信息中心…

    牛腾宇母亲:获刑14年牛腾宇冤案维权申诉进展通报(2025年8月24日)

    2025年8月25日

    范冰冰逃漏税沉寂7年 获授荣誉勋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2025年8月24日

    许凯劈腿事件升温… 前女友加码爆料「家暴黑历史」 还扯上白鹿

    2025年8月24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