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國民健康保險公團日前公布資料顯示,有1萬7087人在2024年被查出不當領取醫療保險金,其中中國籍人士有1萬2033人,占比達70%。
韓聯社報導,南韓國會保健福祉委員會所屬國民力量黨議員金美愛4日披露國民健康保險公團資料顯示,去年外國人和旅外南韓公民採取不當手段領取醫保金達25.58億韓元(約199萬美元),年增28.5%。
從違規類型來看,大多數為在失去醫保資格後仍違規繼續受惠,被查人員達1.7011萬人,案件數為4萬4943起,涉及金額達25.06億韓元。按國籍畫分,中國籍最多,為1萬2033人,其次為美國籍679人、越南籍605人等。
金美愛指出,部分外國人違規領取醫保待遇,損害醫保財政的健全性,對制度可持續性構成威脅。她呼籲政府加強對違規行為的懲戒,並研究引入互惠原則等多項醫保制度改革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在2022年選舉期間,曾在自己臉書上主張,「將解決外國人健康保險問題」,並稱,「外國人健康保險支付的前10名中有8名是中國人,過於偏重於特定國籍,因此南韓人遭受了不正當的損失」。他認為外國勞動者占了健康保險的便宜,給政府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並且他認為中國人應為南韓健康保險財政損失承擔主要責任。隨之也激起南韓部分反華情緒。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對於南韓中國籍參保者是否濫用南韓醫保資源成為中韓雙方交鋒議題之一。不過,人民網3月報導指出數據落差明顯,報導稱保險公團最初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籍參保者的財政收支為赤字239億韓元,但經修正後,實際應為盈餘365億韓元;2023年,最初公布的財政收支數據為赤字640億韓元,但修正後調整為赤字27億韓元,誤差高達613億韓元,數據差異顯著。
人民網稱,保險公團辯稱,統計誤差主要是因為2023年數據編制過程中國家代碼分類錯誤,導致財政收支數據嚴重失真。受此影響,中國籍參保者的健康保險財政收支數據由赤字640億韓元調整為赤字27億韓元,數據變動幅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