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周日(5月18日)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根据投票站出口民调结果,布加勒斯特市长、独立候选人、亲欧派尼库绍尔·达恩领先于极右翼、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AUR)主席乔治·西米翁。选举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进行,投票率高达65%。

(来源:法广RFI 作者: 安娜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法新社报道,投票站于当地时间21时关闭。出口民调显示,亲欧派候选人达恩获得超过54%的选票,而被称为”川粉”的极右翼候选人西米翁得票率约为45%。此次选举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进行,投票率显著上升,达近65%,而第一轮的投票率仅为53%。
尽管出口民调结果显示达恩处于领先地位,两位候选人均在第一时间宣称胜选,现场一度出现混乱局面。
在位于布加勒斯特一处公园设立的竞选总部,现年50岁的达恩笑容满面地向支持者表示,这是一场“渴望深刻变革的罗马尼亚人共同的胜利”。他向欢呼的支持者表示:“今晚我们尽情庆祝,明天开始,我们一起重建罗马尼亚。”现场人群高呼“欧洲”“团结”等口号。
与此同时,西米翁则在议会大楼前向支持者宣布自己是“罗马尼亚的新总统”,并称他将在侨民选票计入后赢得最终胜利。他还指控选举存在“舞弊”行为。
西米翁是坚定的”主权主义”者,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AUR)的主席。该党成立于2020年,持鲜明的”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反建制”立场,被视为极右翼政党。西米翁推崇美国总统特朗普,被视为特朗普”铁粉”。他在5月4日举行的第一轮投票中曾以近41%的得票率大幅领先,是达恩得票的两倍左右。
但随着第二轮投票的临近,众多罗马尼亚选民被动员起来,力图逆转首轮结果。此次选举被普遍视为决定罗马尼亚未来欧盟方向的关键节点,距离因涉嫌俄罗斯干预而被罕见取消的一次选举仅过去五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