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一名40岁男子4个月未排便,腹部竟肿胀如怀胎十月的孕妇,赴医院检查后医师成功切除了近3公尺长,取出重达20多斤的「巨蟒」病肠。躺在病床上,41岁的方先生如释重负说,「现在感觉好受多了」。
扬子晚报报导,方先生幼年就查看出了先天性巨结肠。据悉,这是一种常见的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由于大肠直肠远程缺乏神经节细胞,无法正常蠕动,使得肠内容物没有办法正常排出,堆积在肠道内,导致近端的肠管严重扩张,逐渐形成巨结肠的改变。德驾驭医疗集团副总裁、首席医疗官、南京江北医院院长嵇振岭教授介绍,结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保存大便。如果大便无法排出,结肠淤积,就会变成结肠阻塞。而结肠阻塞后,细菌通过黏膜屏障会导致中毒。
据报导,方先生确诊先天性巨结肠后多年一直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次术前方先生已4个月未解大便,导致腹部高高隆起如10月怀胎。 「非常难受,腹围一量有90多公分。」方先生坦言,过去的几个月自己其实什么东西都吃不了,只能饮水和喝汤,挂营养液,体重掉到只有60多斤。
「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之前我们也两次建议方先生动手术,但是因为对造口比较抗拒他就犹豫了。」南京江北医院医务部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刘宗航说,经过MDT多学科会诊对方先生病情进行研判,医师们认为如果再不进行手术可能影响生命,这才让方下定决心。
嵇振岭教授介绍,外科切除手术历时约3小时,术中可以看到方先生肚子里全被扩张的结肠占满。 「切除的病肠有大腿粗,长度可能有23米,两个医师才能擡起来。」
切除病肠后,方先生主要依靠营养支持,目前恢复得很好。 「另一方面他没有成型的大便,我们为他做了小肠造口。从小肠里排出的都是稀便,现在护理造口师给他指导后,对生活影响不大。病人最主要的是延续生命,否则仅保留肛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