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当天,徐佳莹刚结束排练,紧接着便要展开一连串飞行行程,奔赴《变得有些奢侈的事》巡演各个城市。这场于2023年启动的巡回演唱会,因歌迷的热烈回响屡屡加场,预计将演出超过二十多场,「一开始根本没有料到会一路加开下去!」她笑着说,「觉得满开心也满惊讶的,因为不是每个人生阶段都可以这么拚。」
距离上一场《是日救星巡回演唱会旗舰返航版》已相隔五年,这几年间,徐佳莹的人生有了极大的转变——从歌手,到组了自己的家庭。聊起此次巡演「奢侈」的主题发想,起点其实只是她和工作伙伴间一通轻描淡写的电话。宣传文案这样写着:「敢『要』很奢侈,能『给』更奢侈」。她轻声补上一句,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这一路走来的时光低语:「我爱我的分身乏术,但我也恨它。」
对现阶段的徐佳莹而言,最奢侈的事,不再是华服灯光下的掌声,而是能够专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我同时也有家庭要兼顾,所以出来工作、站上舞台的时候,可以完全投入在音乐里、演出里,相较于以前,就奢侈很多。」
徐佳莹开玩笑地说,生完小孩后恰巧又遇上长达三年的疫情,工作步调缓慢,一度有种「半退休」的心态。然而,她仍在迎来女儿的那年——2022年,推出了个人第六张创作专辑《给》,并凭此作品入围第33届与第34届金曲奖共十项大奖,成为金曲史上入围最多的专辑之一。工作与生活在这一年同步盛放,无疑是一场大丰收。于她而言,有所得未必意味着有所失,端看以何种心态面对这段旅程。因此,那些「变得有些奢侈的事」,其实就像坐在跷跷板上,「它不可能不出力就能够维持在一个很平稳的状态,总是会上上下下,需要你花点力气去平衡。」
身份转换削弱创作的棱角
2009年,徐佳莹发行的《LaLa徐佳莹首张创作专辑》,其中九首皆来自她在《超级星光大道》舞台上表演过的创作曲,「唱作精灵」的称号由此而生,〈残爱〉、〈香水〉、〈失落沙洲〉(前两首收录于第二张创作专辑《极限》),当年她站在星光舞台上,唱出一首首关于告别的呢喃。告别,成为她创作的母题——告别逝去的情感,告别离开的人。徐佳莹认为,「人的失去」才是实质性的有感失去,而这样的心情也延续至今日。
徐佳莹时常担心失去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错过小孩成长的瞬间,也遗憾无法常伴父母身边,「我是很有意识地在小心,不要失去这个事情。」如同专辑《给》里头的〈我想到你就再也不怕〉,正是她在某个夜里思念家人时所作,仅是想到「失去的可能性」,就让她眼泪溃堤,心痛难耐。
不过,徐佳莹却自嘲自己是「枯萎的精灵」,这几年身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创作的心境,「就是在任何事的观点上,比较不容易展现锐利的那一个面向。」像是《寻人启事》中的〈蹦极〉,那种直视内心黑暗面的猖狂,自我怀疑、逃避,甚至是愤世忌俗等情绪,都是她过往创作中最常抒发的一面。
徐佳莹无奈道,现在写歌总会朝安慰的方向走去:「你是最棒的!每个人在妈妈眼里都是宝贝!」但是失去棱角的创作,往往趋於单一,更容易令人感到平淡乏味。有趣的是,对于这样的状态,她倒也老神在在,深知必须打破,向外寻求刺激,但也不急于一时,「可能巡演告一个段落后,我会进入一个创作期,到时候势必得走出去。」
歌唱者把自己放大 创作者将自我缩小
葛大为、陈君豪、艾怡良,皆是徐佳莹这几年重要的创作伙伴。早于第二张专辑《极限》中,葛大为就与她共同写词;陈君豪则凭借《给》中迷幻色彩浓厚的〈以上皆非〉,夺得金曲奖最佳单曲制作人,「还有很多合作的人,他们在创作、表演,甚至是他们的品味上,都是自成一格的创作歌手状态,是我非常欣赏的。」
聊起众多合作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一首歌,徐佳莹第一时间回应,是第五张专辑《心里学》中由艾怡良作词的〈言不由衷〉:「愿你永远安康/愿你永远懂得飞翔/愿你真的爱一个人某个人那个人/而懂温暖来自何方/我如此坚强/愿我永远善良⋯⋯」没有艰涩华丽的辞藻,仅用简单的文本,就拼凑出暖意盈盈的情感,尤其当中的「善良」二字最是令她触动,「即使我遍体鳞伤,仍不愿违背本意去伤害他人,我祝你安康,希望你可以飞翔。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内心状态。」
话锋一转,徐佳莹不改幽默本性,「每次唱还是会觉得,怎么写得出来?为什么不是我写的!」就像在《我是歌手》诠释他人作品的心情,总羡慕那些美好歌词出自他人之手。她大方展现内心的羡慕,其实是一种对创作的单纯,「歌唱者需要把自己放大,创作者则是要把自己缩到很小。」徐佳莹认为,创作时得将自我放至角落,专心观察与感知,才有机会写得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面对恶意不再耿耿于怀
徐佳莹以「天堂路」形容《我是歌手》的历程,像在一片荆棘中匍匐前进,抵达终点那刻呐喊「我做到了!」再为自己戴上荣耀的冠冕作为奖赏。尽管当年在参加《超级星光大道》之后,曾誓言不再参加比赛,却于2016年和2020年两度登上《我是歌手》舞台,徐佳莹泰然依旧,「就是顺应时势。」竞技场即是修罗场,比赛等于伤害,输了伤自尊,赢了也可能遭受攻击,场外争议让节目话题性十足,花团锦簇才够看,「它绝对不只是关乎音乐与表演的竞技,我也是做好这层心理准备才决定要去的。」
一路走来,徐佳莹常怀感恩,能成为这样一位歌者很幸运,亦是奢侈。专辑一张接着一张,唱进小巨蛋,拿下金曲,办遍巡回,看似顺风顺水,其实磕磕绊绊也没少。她仍记得最恶意的批评来自《超级星光大道》时期,「那种评论是纯粹的攻击,毫无理性。」不过,如今的她早已看淡,总记得陶子姐 (陶晶莹)曾说过的一番话,「你要想像那些人打字时,可能坐在电脑前一手啃鸡爪,一手敲键盘,然后打完字、啃完鸡爪就去做别的事。」别人啃一支鸡爪的时间,自己何必花一年耿耿于怀?
越简单越靠近初心
〈雏形〉里徐佳莹写道:「长久之计想在一起/我只想要你的初心」此刻的徐佳莹,更期望自己保持那份初心,因为越纯粹,越容易。想得太复杂,只会寸步难行。「要看清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力气要用在哪里。」她语气轻柔却笃定,人到了某个年纪,终于明白光鲜与掌声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过场。真正能长久相伴的,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细微的满足感,是做音乐时的静定与热情。
徐佳莹说自己有时也会对创作失去耐性,觉得每一个押韵都太刻意,每一段旋律都太像过去,但她也开始练习允许。「不积极,也没关系。」这句话听来颇为反骨,其实是一种更深层的放下与信任。放下强求每件事都在掌控中,信任真正的链接,不会因沉默而断裂,不会因缓慢而错过。
如今的徐佳莹,不再追求无所不能,而是练习适度松手。像她在巡演后台与工作伙伴开怀大笑的样子,那是一位创作者在千锤百炼后,依然保有柔软的证明。创作从来不是关于掌控,而在于理解自己、理解爱、理解世界里那些易碎而真实的东西。
(本文经台北文创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