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媒报导,继高铁之后,地铁也成了中国城市的拖累。原因在于,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实在巨大、票务收入又相当微薄;另外,地铁公司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关系是「有毒的」关系。
法广网引述法国世界报报导,最近几天,中国财经媒体和多位观察人士惊讶地发现,28家中国地铁公司的债务总额竟然高达4.3兆元人民币(约5982亿美元)。中国许多城市争相打造干净、有空调、高度自动化的象征着城市现代化与地位的地铁,可是地铁却因其极其高昂的建造和运营成本而成了城市的负担,成了城市的黑洞。
中国有55座城市拥有地铁,其中的28座城市公布了2024年度的运营数据。其中,全国客流量最高的深圳地铁,(客流高峰时每天有1180万人次乘坐),每天的亏损竟高达1亿元。据网络财经媒体「智谷趋势」近日报导,隶属于深圳市政府的深圳地铁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达334.6亿元。
广东佛山地铁公司2024年通过售票收入获得5.86亿元,同时从政府那里拿到20亿元的财政补贴,但全年支出达到27亿元,依然以亏损收场。
至于重庆地铁,员工薪资占据了总运营成本的一半(包括能源、维护、保洁等开支),安保支出也是个大头:中国地铁站的运作方式类似车站或者是飞机场,乘客及行李在进站时须接受安检,此外还有大量保安在站台和列车内巡逻执勤。
但报导指出,中国每建设一公里地铁的成本在5亿至6亿元之间,大约是高铁线路每公里造价的六到七倍。这一成本,无论是靠政府补贴,还是靠票价都难以收回。
报导指出,中国地铁公司严重亏损,不仅仅是因为地铁建造的成本高昂或者是票务收入太少,也是因为一些战略的风险太高。比如,当国有工程企业在修建地铁线路的时候,它们往往在地铁工程还没有对外宣布的时候就先购买土地的使用权,之后再高价转卖给房地产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