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邮报报导,随着库存量逐渐耗竭,伊朗对以色列的飞弹攻击强度似正减弱;与此同时,以色列拦截飞弹的库存也即将耗尽。双方飞弹储量还能撑多久,将影响这场冲突能持续多久。专家认为,在美国没有介入下,以国还能撑10至12天。
据以国情报官员估计,伊朗约有2000枚飞弹;但13日凌晨伊朗飞弹库存遭以国战机攻击,很大一部分飞弹毁损。以军官员表示,伊朗自其库存发射约400枚飞弹,而以军空袭则摧毁120个飞弹发射器(约三分之一)。以国官员16日也宣布取得对德黑兰空优,可进一步限制伊朗军队发射能力。报导指出,伊朗火力似已大幅下降,冲突爆发首日晚上还发射150多枚飞弹,17日下午仅发射10枚。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研究员辛兹(Fabian Hinz)表示,由于飞弹数量有限,消耗的速度及无法即时补充,伊朗必须做出非常困难的计算。辛兹认为,即使是13日晚上发射的150枚飞弹,也比去年10月报复以国暗杀哈玛斯与真主党领导人而发射的200枚飞弹还来得少。
不过,以国分析人士警告,伊朗一半以上的武器库仍完好,且还有数目不详的飞弹可能藏匿在地下仓库,仍不可小觑。此外,部署防御系统对以国来说代价高昂,每晚飞弹防御系统花掉以国约2.85亿美元。
观察家也说,两国不太可能进入长期消耗战,至少以目前强度来说不太可能。一名熟悉两国情报评估的人士表示,在没有美方介入下,若伊朗维持稳定的攻击频率,以国飞弹防御系统还能再维持10至12天。最快本周稍晚,以国飞弹防御系统就只能拦截一小部分飞弹,「他们需要选择想要拦截的目标,系统以不堪负荷」。
「飞弹防御倡导联盟」(Missile Defense Advocacy Alliance)资深研究员殷巴(Tal Inbar)表示,2014年,以国在耗尽防空拦截弹药前几天寻求与哈玛斯停火。拦截弹药库存量在以国是高度敏感话题,「可能成为此次停火的一个原因」。
殷巴说,以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依赖箭式飞弹系统因应伊朗攻击,该系统每枚飞弹价值达300万元;廉价且量产的铁穹系统对付哈玛斯的阳春火箭弹很有效,但对付以数倍音速穿越大气层的伊朗重型飞弹,铁穹效率就如同「用手枪射击」一样低。
詹姆士.马丁禁止核武扩散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拉姆森(Jim Lamson)说,由于以国瞄准生产设施,伊朗的飞弹能力将持续下降,「重建弹道飞弹部队将面临巨大挑战」,而这取决于以国能否破坏、摧毁其飞弹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