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盘上的你来我往,原本是棋手间的智力斗争,但随着一场场赛事带来庞大的名利诱惑,楚河汉界上的君子之争变成金钱游戏,更衍生成中国象棋界史上最大丑闻……。
在「录音门」事件后,中国象棋界简直像经历了一场团灭,包括曾被誉为「中国象棋第一人」的王天一在内,至少有八名象棋冠军涉及「买卖棋」,遭起诉的六人中统统都是特级大师。随着法院公开审理,这场象棋界最大丑闻的细节也被一一揭露。
录音门曝惊天大案
所谓的「录音门」是指2023年4月,网传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王跃飞、郝继超的一段涉买棋、操纵象棋比赛通话录音,其中提到提到他们疑使用「特殊手段」在比赛中作弊,进而牵扯出象棋界的惊天大案。
经济观察报报导,2025年5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六名中国象棋原特级大师赵鑫鑫、王天一、洪智、徐超、谢靖、王跃飞的「买卖棋」案。检方指控,王天一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2笔,共计金额94.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3.2万美元);并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2笔,共计金额11.6万元。
王天一行贿买棋要从2012年说起。当年10月,中国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举行,这场赛事始于1956年,是中国象棋诸多赛事中最重要的比赛,获冠军者将荣膺「棋王」之誉。
时年23岁的王天一在前五轮比赛4胜1和,随后,他连续战平4位名将许银川、赵鑫鑫、申鹏和洪智,积分达到13分,与洪智、许银川并列第一,比赛态势相当胶着。
对手下半场连出昏招
报导指出,在关键的第10轮比赛,王天一对上江苏棋手孙逸阳。1995年出生的孙逸阳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棋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比赛开始,执红的孙逸阳先行,并一度取得优势,但随着赛事进行,孙逸阳开始失去水准。一名中国象棋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回忆说,「我当时看了现场比赛。那个情况下,感觉我(替孙逸阳)上,也能赢下了王天一。但没想到,后半段,孙逸阳跟走了魂一样,连出昏招。」
到了第88手,孙逸阳投子认负,王天一积分达到15分,如果算上「累进分」(选手在比赛中遇到高积分对手并获胜,其累进分会相应提高,累进分制适用于在比赛积分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最终的排名情况。)最后一轮比赛只要不输棋,就可稳获冠军。
连续反常赛事惹议
与此同时,本届赛事「买卖棋」的传闻也散布开来。当时新浪体育刊登了一篇题为「个人赛王天一领跑 象棋协会重拳出击保证公平竞赛」的报导,称该届赛事连续出现反常情况,引起中国象棋协会高度重视;中国象棋协会官员李鹏强调,「如果有谁做出了违反的事情,一经查实,协会就会给予最严厉的惩罚,对于当事的双方,终生禁赛」。
随后,棋手许银川也发了一条耐人寻味的微博:「全国赛应该是象棋中一座神圣的殿堂,对于那些为实现梦想而奋力拚搏的棋手,不管比赛结果如何,都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反之,如果荣誉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那就不能称之为荣誉,这样的『荣誉』留在人生的记忆里,简直就是魔魇了。」
最后,该届锦标赛由王天一获得冠军,他因此成为中国象棋的第16位棋王,还凭借这个冠军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然而,孙逸阳的「反常表现」、许银川微博的「意味深长」、王天一的「新王加冕」,被众多中国象棋迷们议论纷纷。
王天一的这个冠军究竟是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得来的?他和孙逸阳的那盘比赛有没有猫腻?这些问题都得等13年后才有确切答案。
22笔行贿 登上棋王位置
根据检方指控,王天一的22笔行贿中,就包括2012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期间,王天一送给孙逸阳的2万元,以此换来了孙的「让棋」,且这不是王天一唯一一次向孙逸阳行贿。在2025年5月9日的庭审现场,王天一明确表示,对检方的指控没有异议,并且认罪认罚。
报导称,王天一的22笔行贿中,有19笔是通过「中间人」王跃飞进行的。1983年出生于天津的王跃飞,在2013年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他和王天一在2024年4月23日同被杭州警方刑事拘留。
根据检方披露的信息,王天一获得的其他多项重要比赛的冠军,以及至少2次象棋甲级联赛的「射手王」荣誉,均存在向对手「买棋」的行为。
汪不走、郑不和 露端倪
201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王天一送给对手徐崇峰1.5万元,以换得后者的「让棋」,最终让王天一获得冠军。这届比赛的决赛还有一个小插曲:王天一的对手汪洋在残局时静坐十多分钟不走棋,直至超时判负。这就是棋迷津津乐道的「汪不走」事件。
除此之外,包括2015年「高港杯」第二届全国象棋青年大师赛、2016年第七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2017年第六届「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等六场比赛,王天一都通过行贿赢得比赛、获得冠军。
象棋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表示,在2016年的「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还发生了让王天一在过往直播中经常提及的「郑不和」事件。其中一局,郑惟桐执红对阵王天一,在残棋阶段,如果双方不发生低级失误,这盘棋必然会成为「和棋」。但郑惟桐依然枯燥地与王天一走了17回合,被网友称为「郑不和」。并且,郑惟桐还一度起身走到王天一的身后,以观察王天一是否存在作弊的行为。这个举动被网友戏称为「郑过河」。
赛事防弊 调降冠军奖金
2018年的第七届「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同样有多场比赛出现异常,郑惟桐为此多次找到比赛的主办方要求防止作弊。此后,该赛事的冠军奖金大幅下降。
然而,郑惟桐在这波买卖棋丑闻中也未能置身事外。在2025年1月12日中国象棋协会的通报中,郑惟桐也被处以终身禁赛、撤销中国象棋协会技术等级称号等处罚。
特级大师行贿 在父母面前捧杯
象棋界的这场惊天一案,检方起诉的六人统统都是特级大师,令人不免怀疑所谓的高手对决,是不是只是一场暗藏金钱交易的「互相成就」?
在杭州上城检方起诉的6名被告人中,赵鑫鑫被指控受贿的金额最高,为167.3万元。1988年出生的赵鑫鑫,在2007年夺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2008年进入浙江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就读。毕业后,在当队员的同时,赵鑫鑫还兼任了浙江省中国象棋队男队主教练一职。但其实早在2005年,赵鑫鑫就因为买棋被禁赛1年,这也是中国象棋史上第一次因为买棋而产生的禁赛,一时震动四方。
赵鑫鑫被控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两桩罪,检方给予他的量刑建议为有期徒刑4年9个月,是检方给出5名被告的量刑建议中,刑期最长的。知情者透露,在检方起诉之初,赵鑫鑫没有认罪认罚,但在2025年5月9日开庭前几天,赵鑫鑫才转而做了认罪认罚。
报导指出,同被起诉的洪智于198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他在2005年获得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检方指控,2018年王天一通过王跃飞向洪智行贿,但洪智是六名被告中唯一未做认罪认罚的;不过检方认可,洪智构成自首。
根据检方起诉书,这些买卖棋交易并非仅王天一的单向行贿,他亦被指控有2笔「卖棋」。其中一笔是2017年在深圳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的男子甲组决赛,王天一对阵1981年出生的徐超。徐超在两盘慢棋中「逼和」王天一,并在加赛快棋中「战胜」了王天一,从而获得冠军,并因此成为第19位中国象棋的「棋王」,并晋升为特级大师。检方指控,这场比赛,王天一收受了徐超10万元的贿赂。
另一笔「卖棋」发生在2018年第六届「温岭杯」全国象棋国手赛,该届比赛在浙江台州温岭举行,而赵鑫鑫正是温岭人。
半决赛时,赵鑫鑫对阵王天一,两人在慢棋、快棋皆弈和的情况下,在附加赛(和棋黑胜)比赛中,赵鑫鑫执黑和棋,晋级决赛。决赛里,赵鑫鑫对阵洪智,两人同样在慢棋、快棋比赛中均弈和,双方在超快棋首局再度战和,超快棋第2局,赵鑫鑫战胜洪智,获得冠军。
事后,检方指控赵鑫鑫在比赛期间向王天一行贿1.6万元,以换来了后者的「让棋」,并最终在家乡父母面前实现「捧杯」。
许多人不解,为什么象棋界的买卖棋乱象会如此严重?据了解,象棋运动采等级分制度,等级分由中国象棋协会负责统计,每半年公布一次排名。而中国象棋等级积分制度相对复杂,简单来说,高排名选手赢下排名靠后的选手,只能赢得很少的等级分,而一旦战平或负于排名靠后选手则会损失大量等级分,严重影响选手的年度等级分排名情况。
商业价值与等级分捆绑
且象棋和围棋不同,会出现和棋的情形,即便是等级分排名靠前的选手,如果遇到排名靠后却一心求和的对手,也无法保证稳定赢棋,因而无法获得理想的等级分。因此,就出现「高手」花钱买赢的情况。
另外,棋手的商业价值与等级分捆绑,甚至可以说等级分就是决定一个选手身价最重要的依据。在等级分与利益挂钩的情况下,进而衍生出买卖棋这门复杂的生意。
接近案情调查的知情人士表示,杭州上城法院庭审披露的情况,只是过去十几年里,中国象棋界「买棋」、「卖棋」现象的冰山一角,还有一些全国比赛,包括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的冠军争夺战中,也存在情节各异的「买棋」、「卖棋」行为。
根据2024年9月和2025年1月,中国象棋协会公布的对43名中国象棋选手的处罚结果通报,2011年以来中国象棋的7名历任「棋王」,孙勇征、王天一、谢靖、郑惟桐、徐超、汪洋、王廓,均被撤销中国象棋协会技术等级称号,并处以不同时间期限的禁赛处罚。然而官方的惩处能不能就此杜绝歪风,恐还需要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