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情势,中国积极通过财政补贴推动「以旧换新」政策,但近日接连传出各地资金已经透支。对此,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26日表示,将于今年7月下达今年第3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带动销售额达人民币1.1兆元(约1534亿美元)。
李超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以旧换新政策在中国官方今年提振消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将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
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本月20日表示,截至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已超2024年全年总额,政策持续显效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促进消费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界面新闻报导,5月起,多地因国补资金透支问题,开始进入国补限额模式,部分地区更是依据自身财政状况暂停了补贴。像是江苏省商务厅透露,自6月1日起,江苏「国补」在线线下均采取限额管理,活动将持续至年底;湖北省近日也通知暂停国补,重新开放时间待定。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从年初至今的市场反映来看,居民对耐用以及大宗消费品的需求持续释放,年初制定的3000亿元资金额度使用率接近饱和。
他建议后续政策能够进一步增加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追加发行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需求,为年内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