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获刑5年的年过八旬的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法轮功学员王剑英的案情及简历
    •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解禁一周涨粉400万
    • 侃爷上海演唱会迟到40分钟 现场齐喊退票
    • 吴京捧红的“白眼狼”,爆红后反咬吴京
    • TVB知名主持炮轰三大港姐,暗指几位应被除名….
    • 章子怡大侄女迎19岁生日,哥嫂全家出镜庆祝
    • 50岁林志颖现状:变化好大有点不敢认
    • 何洁与二婚老公被拍,刁磊大花臂看着不好惹,对老婆却很温柔宠溺
    星期日, 13 7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假装上班公司」如何成为失业年轻人的避难所?
    大陆

    「假装上班公司」如何成为失业年轻人的避难所?

    电波猫由 电波猫2025年7月12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付钱上班这种魔幻剧情真实上演,应运而生的「假装上班公司」甚至从西安开到上海、深圳,不但能满足各类办公、学习需求,还能加钱解锁加班体验。这种劳资关系逆转的奇妙现象,除了反映中国年轻人在就业低迷的困境外,也体现他们对职场环境的最新抵抗与探索。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假装上班公司和共享办公室有些类似。图为在共享办公区工作的年轻人。(新华社数据照片)

    来上班 每日付老板30元

    「如果你失业了,想瞒住家里人,可以来我这里假装上班。这边能提供工位,你可以在这里玩手机,我会定期巡视,让你有上班摸鱼的快感。」近日中国多地出现许多「假装上班公司」,一天收费30至50元(人民币,下同,约4至7美元),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避风港。

    BBC报导,30岁的周先生去年创业失败,转型做跨境电商,今年4月开始到东莞一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上班,每天付给老板30元(约4.1美元)。

    在那里,他和五名「同事」共用一个办公室。他们大多没有全职工作,靠副业赚钱或从事自由职业,都是来这里「付费上班」。「我觉得很开心,有种一群人一起走的感觉」,周先生说,他赚的钱没有以前全职时多,每个月还得拿出来一部分交给「假装上班有限公司」,但他心满意足。

    「假装上班公司」的定位是「职场失序者的精神避难所」、「给都市漂流者一个家和工作之外的窝」。这类型公司在深圳、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昆明等多个地方出现,外观上与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无异,配备电脑、网络、会议室、茶水间等,一方面承租工位,另一方面打造共享空间,让用户分享求职和创业经历。

    来自潮汕的周先生2018年大学毕业,曾任职大型电商公司,2020年开始创业,与合伙人开了一家拼多多店铺,主卖潮汕牛肉丸,但随着市场低价竞争,周先生的牛肉丸不再好卖,最后只好关掉店铺。

    创业失败后,他回到农村老家,开始探索互联网和跨境电商项目,他父母是农村人,始终搞不懂儿子究竟在做什么,「他们觉得,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做那种白领办公室工作,比较正常的那种岗位,老在家待着好像没个正业」。

    报导指出,许多年轻人和周先生一样,父母一辈总渴望他们大学毕业后有个「铁饭碗」,最起码有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平平稳稳地度过一生。但如今中国经济下行、就业市场低迷,许多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读书,造成学历贬值,薪资缩水。上一辈人走过的路变成了一种「回不去的体面」,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姚迪博士说,「新一代年轻人需要寻找新的认同和体面」。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假装上班公司看起来和普通办公空间没两样。(取材自小红书)

    寻找新认同与体面感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年轻人每天拎着电脑去图书馆、咖啡馆投简历,或发展副业,嘲讽自己在「假装上班」,甚至像周先生一样直接进驻「假装上班有限公司」。

    周先生是在刷小红书时看到了东莞这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的。他觉得办公室环境可以让他更加自律,提升运行力,于是成了一名「员工」。几天下来体验不错,他从日付过度到月付,每月支付500元,已经持续3个多月。

    不打卡不加班 同事团建

    不像许多公司要求员工上下班打卡,这里没有强制制度,也不需要加班。同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大家会随意开玩笑,忙了就闷头工作,闲了就聊聊天,玩玩游戏,让他觉得「精神放松,效率很高」。「同事」们在工作中相互激励,下班相约一起打撞球、吃晚饭,也算是团建,他比过去开心多了。

    报导称,在上海一家「假装上班公司」,23岁的小文租了一个月的工位。她去年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全职工作。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学生须在毕业一年内签署就业合同,或提供实习证明,否则不发毕业证书。

    几个月前,她进入当地一家私企实习。「刚开始还好,但我愈来愈觉得大家好假」。小文表示,她做文员工作,每天只需要把手上分到的项目完成,就可以准时下班。但她发现,即便到了下班时间,只要老板不走,大家也不离开,但「其实很多时候在摸鱼」。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深圳一家假装上班公司,还提供「员工」点心。(取材自小红书)

    窝着写小说 当实习证据

    小文与公司文化格格不入,最后也没能留下来。后来她走进了「假装上班公司」,把办公场景寄给学校,算是有了实习证据。而实际上,她每天省下一杯奶茶钱,交了工位费,就坐在办公室写网络小说,挣一点零花钱。「要假就假到底吧」,她说。

    30岁的飞鱼(化名)是周先生的「老板」,2022年,他来到东莞,家里给他提供了这间工作室。他说,「我卖的不是工位,是不当废人的尊严」。

    飞鱼自己就曾经历过一段无力的时期。他曾因创业失败损失了约20万,从那以后,他常常一人待在出租屋里,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玩手机,吃饭靠叫外卖解决。飞鱼回忆当时自己的状态很颓废,「想要力挽狂澜,但又无能为力。」

    报导指出,在家人的支持下,飞鱼回到东莞再起炉灶。他从早到晚待在工作室里,慢慢觉得社交圈愈来愈窄。本着交友和好玩的初衷,他把空余的工位释放出来,与人共享,成就了这间「假装办公公司」。

    今年4月,飞鱼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推广。每天都有人私讯他,询问公司状况。5、6月期间,所有工位都满员,新人需要预约才能进来,他也开始筛选一些有稳定业务的人。

    据他观察,来的人当中有约四成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这里拍一些照片,向学校证明实习经验。也有少数人是为了应付家长的压力。另外六成是自由工作者,多是数字游民,包括跨国电商从业人员、互联网项目运营、网络小说写手等等。平均30岁左右,最小的25岁。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2025年中国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中新社数据照片)

    假职场 何时变真起点?

    在官方语境中,这部分人被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或「灵活就业人士」,还包括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截至2024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突破2亿人,占劳动人口接近三分之一。与传统的全职劳动者相比,这部分人在劳动关系、职业属性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但社会保障较弱。

    飞鱼说,5、6月期间,所有工位都满员,新人需要预约才能进来,他也开始筛选一些有稳定业务的人。长期看来,如果仅仅通过租赁工位来盈利,能否持续是个问号;但对飞鱼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社会实验。他在公众号上写道,「若我们只助用户延长『演技』,便是共谋一场温柔的欺骗;唯有助他们把『假职场』变成『真起点』,这场社会实验才算不负期待。」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假装上班公司外观上与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无异。图为北京的假装上班公司。(取材自小红书)

    骗骗自己也不赖? 网讽「有钱的闲人」 

    「假装上班公司」在中国各地遍地开花,刘冠杰的公司就位于深圳龙华清湖高端写字楼,面积约100平方米。据他介绍,开业以来,公司近20个工位基本每天都满员,「我认为这件事本身也有一定社会价值」。

    综合新周刊、工人日报报导,刘冠杰透露,来「假装上班」的,一是未入职场的大学生,他们想了解上班是什么感觉,以便做好心理准备;二是求职群体,在这里投递简历、结识朋友、交流学习,缓解压力的同时培养自信。

    自由工作者 低成本需求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实际上有工作,比如自由职业者、电商客服、自媒体工作者,虽然无需固定的办公场所,但需要环境塑造仪式感。此外,还有从事副业的人群,如兼职博主、微商,他们需要低成本办公空间处理业务。也有一些创业者,想利用共享工位降低租金成本,并通过社群寻找合作伙伴。

    对于「假装上班」商业模式,有人表示支持并乐于体验。今年1月,王磊从北京一家地产公司离职,在待业期间,去了几次「假装上班公司」,发现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安静做自己的事,也能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得到一些启发,经过此番经历,他就要入职一家金融公司了。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一些自由职业者、电商客服、自媒体工作者,也会利用假装上班公司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缓解压力 维持自尊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友浪认为,「假装上班」公司提供的职场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缓解压力,维持社会交往中的自尊感,提供心理缓冲空间。而「假装上班」的一概念触及社会关注的就业环境、职场压力、身份认同等热点话题,因此容易形成扩散效应。在他看来,「假装上班」公司可以尝试转型升级,例如,尝试灵活就业服务、自由职业者支持平台或创业孵化器等更具社会价值的新型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表示,提供办公空间只是「假装上班」公司最基础、最简单的服务,公司一方面要满足求职人群在职业过渡阶段对「体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让聚集的同类人群在心理上得到相互支持,并且通过创业分享、技能交流等,为职业瓶颈期人群提供更多脱离当前生活状态的机会。

    不过,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假装上班」只是噱头,难以解决职场空窗期的实际问题;还有网友调侃,这些去假装上班的人都是「有钱的闲人」,真正没钱的人甚至都不配假装上班,因为连买工位的钱都不会有。

    事实上,对一些失业人士而言,「上班」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待着,与其陷入自我怀疑,或者和家人大眼瞪小眼,他们宁愿到一个虚拟的职场上进行cosplay,重新找回一种社会身分或归属感。即便骗不过别人,骗一骗自己也不赖。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假装上班公司外观上与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无异,配备电脑、网络、会议室、茶水间等。(取材自小红书)

    自我嘲讽 反职场996

    BBC报导,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分析,「假装上班」和「摸鱼」都是一种假装的状态,但前者的意图性没那么明显,不是有利可图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更像是年轻人通过自我嘲讽来反抗职场加班和「996」文化。

    「年轻人无法被传统的社会体系所接纳,导致一种挫败感和无力感」,项飙说,「假装办公是年轻人为自己找的一个壳,跟主流社会稍微拉开一点距离,给自己一点小小的空间。」

    由此推想下去,未来「假装上班」可能会变成全天下最具真情实感的剧本杀:没有人是NPC,每一位参与者都自带真实故事而来。有人建议可以出售「老板」职位,但一天要收费50元,可以指挥「员工」干活;或者可以出售双人位,供情侣来体验「办公室恋情」。

    假装上班公司除了成为失业者的避风港,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办公空间。(取材自小红书)
    假装上班的风行反映了年轻人对就业环境的无奈。(香港中通社)

    游民 电商 租金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德国外贸协会:中国原输美产品正转向欧洲

    2025年7月12日

    男返乡养蝉带动900户创业 一晚捉1.3万只 有人十几天就回本

    2025年7月12日

    中共公安高层频异动 分析:“王家军”瓦解?

    2025年7月12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9

    凯特王妃罹癌若无好转…他揭应变计划 筹备葬礼代号曝光

    2025年6月11日6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5

    新西兰黄金签证吸国外富豪 美申请近半 中国居次

    2025年6月24日3
    不要错过

    获刑5年的年过八旬的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法轮功学员王剑英的案情及简历

    由 阿芯2025年7月13日0

    (维权网信息中心…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解禁一周涨粉400万

    2025年7月12日

    侃爷上海演唱会迟到40分钟 现场齐喊退票

    2025年7月12日

    吴京捧红的“白眼狼”,爆红后反咬吴京

    2025年7月12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