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遂宁大英县市民茍女士近日在问政四川平台投诉,因其姓氏「茍」有谐音歧义,影响工作与生活,希望改姓「敬」,因祖上本姓「敬」,但申请未获批准;大英县公安局指出,由于茍女士无法提供直系长辈血亲姓「敬」的证据,改姓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
红网报导,大英县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公室回复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经核查,您的父亲、祖父姓氏均为『茍』,母亲、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姓氏均非『敬』,因此不属于「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之情形。您仅因认为现有姓名存在谐音歧义提出变更申请,该理由不属于上述条款中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茍女士对回复并不满意,她在问政四川平台反映,申请改为敬姓,不仅是谐音歧义,而是祖上本就姓敬,因历史原因改姓。其太祖父已改为敬姓,其认为申请改回祖姓敬,符合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正当理由。
大英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当事人称其太爷爷和姑婆已姓敬,公安机关查找各种档案,均无法找到当事人太爷爷和「姑婆」之间的亲属关系,目前已向当事人告知,其只要能通过公证、证明、亲缘鉴定等任一方式证明其直系长辈血亲中有「敬」姓,即可作为改姓依据。
据了解,2008年,荥阳一村里的茍姓村民找出族谱,证明茍姓祖上为「敬」,村民决定集体改姓,在公安机关审批之后,最终村民们成功将茍姓修改为敬姓。河南登封市上百名茍姓村民借鉴他们的做法,也集体改姓。
网友也热议,「看看人家朱雀玄武改个名字就跟喝水似的,轮到别人改一次名字却这么麻烦」、「姓史的朋友要不要出来说几句」、「俗话说,是苟改不了,所以就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