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媒披露,近年来中共与数百家私营企业和非军事高校等民用机构合作,推动将人工智慧(AI)融入作战及武器系统。专家认为,这是藉壳民企,让外国企业在没有警觉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然后窃取关键技术。
9月3日,《华尔街日报》报导称,中共近年来积极推动人工智慧(AI)技术融入国防领域,与数百家私营企业及非军事高校等民用机构合作,系统性地将AI应用于作战及武器系统。
中共甚至还允许部分国防合同公开招标,其中包括美国和许多其它国家军队保密的敏感系统。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谢沛学:“但是它其实也是在学习美国的经验,因为我们知道美国有庞大的军工复合体,一方面支持国防,一方面又对整个经济上有帮助。这套系统在美国运作的相当的成功,所以说中国也其实很想去学习。”
根据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分析,2023年至2024年间,中共军方发布的近3000份AI相关合约中标通知显示,超过85%的中标供应商为私营企业、非军事高校及其它非传统国防工业实体,这些机构获得了大部分合约,且绝大多数都没有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中国(中共)透过民间,不管是高校、不管是企业,来做藉壳上市,然后来做技术移转,后面其实是藉由解放军(共军)的经费支持、政策指导,甚至可能是直接参与的过程,某种部分就形成了对于全球跟区域军事威胁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报导举例,上海交通大学去年发表了一项研究,展示如何利用AI打造自动化“杀伤网”,能在海战中根据战场变化实时调整武器部署。
仅6天后,中共军方宣布,该大学赢得了一份国防合同,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实际。
谢沛学:“私部门去积极地参与到机密的军工专业这种事情普遍化的话,一定也会迫使美国跟它的盟友重新去评估制裁的清单,跟科研交流的一些政策,恐怕也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脱钩跟军备竞赛。”
自2023年初以来,上海交大已签订了7份AI军事相关的国防合同,之后一年之内又新增了7份。
涉及项目包括:利用分层AI模型追踪高速移动目标、快速生成水下无人机设计,以及提升无人机蜂群对无线电频率变化的敏感度。
谢沛学:“中国政府这种军民融合的手段,对于区域安全跟全球战略平衡,肯定是有很大的潜在的冲击。”
报导指出,近年来中共一直以所谓的“军民融合”政策为核心,利用大学及私营公司的知识及创新科技,将AI融入其作战和武器系统。
专家认为,这些看起来貌似无害的军民融合,可能成为未来冲击全球和区域秩序的一个重要潜在威胁。
王智盛:“中共可能还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将这些军民融合所出来的相关的产品,进一步再做所谓的军武外销,给其它它所支持的威权或极权国家,等于是进一步加大了各个区域跟全球安全局势的威胁,因为等于是扩大的这些威权和极权国家的军事能力,而可以和世界的自由秩序进行另外一个层次的对抗。”
在9月3日的阅兵中,中共就展示了空中打击无人机、无人舰及机器狗等无人作战装备。
军事专家预测,这些由AI驱动的装备将在未来冲突中扮演关键角色,值得警惕。
王智盛:“所以虽然表面上叫做军民融合,事实上我说这个是透过解放军(共军)的经费跟政策的支持,让民间企业藉壳上市。等于让外国企业在没有警觉的过程当中,和中国合作而遭受技术快速的外流。再透过民间企业低廉的价格制造,再外销给其它威权跟极权国家,来巩固以中国为首的这种威权集团的能量。”
评论分析,包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几年来已经注意到中共的军民融合,对于全球安全秩序跟军事带来的威胁。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9/05/a10401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