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林志玲绝美登坎城红毯 气场全开强压小17岁周冬雨
    • 迈入30岁急了? 吴宣仪深夜发文求职:请各位导演看看我…
    • 肖战果然魅力难挡…「藏海传」开播收视登顶 观众评价竟都一样
    • 不甩坎城影展禁裸令 「欲望师奶」女星超丰满上围藏不住
    • 陈奕迅染新冠肺炎 微博疯传他骤逝 她怒斥说真相
    • 张哲瀚遭中国封杀求生 罕见吐心声
    • 孙俪拍戏戴结婚耳环 男星吐不愿和她拍吻戏惊人内幕
    • 「折腰」原着激情尺度大? 刘宇宁调侃:照原着拍大家都得进去…
    星期三, 21 5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生活»文化»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国阐释学》序)
    文化

    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国阐释学》序)

    明河由 明河2025年5月4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摆在您面前的这本《中国阐释学》是李清良君自得自悟,厚积薄发,“完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拓出来的”,“相对自足的理论体系”。近水楼台,先睹为快,且因有所感,而不吐不快。 

      谈起中国哲学,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之感。或谓失之支离,或谓失之虚玄,乃至有中国无哲学之叹。此议尽管偏颇,亦非全无道理。究其实,哲学一词,Philosophy毕竟是西方学术的概念,自有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以之规范中国文化,难免如“生而眇者不识日”扣盘扪烛,悖出悖入者;以中国学术牵合西方哲学,自然有宋人买履,刻肌伤骨之嫌。其实,中国哲学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道的体认,又有仁的关切,名实思辩,表诠逻辑,早在两千年前,业已充盈华夏民族的脑袋,而不只钱袋。嗣后又兼容佛法,更有体用、言意、理欲、心性、名相、道器诸多思维中的概念与概念的思维,把学思结合、解喻结合的中国学术变得尤其思深意密,而行之四海。上古、中古的中国思想,绝非黄眼碧发的外国朋友可以望其项背的。只是到了最近的一两个世纪,大概由于我们的钱袋越来越瘪,脑袋似乎从来空乏而无所谓哲学,不是有“百不如人”之说吗? 

      姑不论中西思维之高下优劣,其终极关怀实无不同,而且随着交通、电讯、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封闭地域的瓦解而致封闭传统的嬗变,世界文化明显呈趋同之势。我夙以为,中西文化差别,不过是西安的肉夹馍(其实是馍夹肉)和西餐中的Sandwich(三明治)罢了,主副食和之而下,既解饥饿之感,亦为生存之所需,土洋之别,仅情之所锺,习俗而已。从根本上说,人类思想的发展,无不经历自然神论、本体论、心性论乃至人论的过程。说法或许不同,相去也只在毫厘之间。囫囵言之,无论是有神论、本体论,还是心性论、人论,自始至终,中国思想偏重于“境”,欧美哲学则锺情于“物”。境、物思维不同之倾向,不仅不致生存行为之对立,反而使人类思想多元并存,兼相利,交相济,以至于殊途同归。更何况,从本体意义上讲,欧美哲学中作为万物起源的物性,说到底,同样是超越有限的无限之境,与重境的中国学术实无二致。因为,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或者说人类对终极的关怀,无论是欧美思想家构画的外在的物性之境,还是中国往圣先贤矢志追求的道德、理性、本心,包括佛家的觉悟,都只是无可证明的无限,或者说思维中的概念,具体说就是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世界。所谓的“物”也就不能不是“境”了。正因为如此,原本重境的中国学术(这里尽量避免译用哲学一词),从一开始就把语言作为探讨自然、社会根本问题和普遍规律的基本手段,力图通过语义、语境、理解、会意种种语言学的解析,把握大千世界的本来面目。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何谓天地之心?何谓生民之命?乃至何谓善,何谓恶?并非如某事某物可以藉科学手段予以证明。它们必须寓于语言才能体现其无可非议的价值,如此“为往圣继绝学”,即阐释先哲之言无疑为重中之重了。阐释在中国学术思想中的地位即此可见一斑。由“言近旨远”、“道可道,非常道”,到魏晋玄学“得意忘言”的言意之辨、禅门的“不可说”与“说不可”,还有王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超善恶之善,终至于“以语言为得道深浅之候”(惠洪《石门文字禅》),事实上都在强调,只有凭借语言不断扩张的功能,才能实现对对象世界,即空间上的有限无限、时间上的过去未来的描述与解释。这大概就是本书之理论概括–双重还原:不仅向事物的原初状态还原,而且还要向对学术思想理解的原初状态还原。因为学术研究不全是直面事物的原初存在,更多的还是面对还原事物原初状态的某种理性的存在,由是决定了中国玄思的形上之学不仅要学,而且要思;不只需解,同样需喻。无论学、思、解、喻,无不是阐释语境中语义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清良君以文学之功底,作形上之思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独步学林,观会通而握玄珠者也。

      从另一方面看,欧美哲学虽以物为宇宙之源始,然此物何物,既不能证实,也难以证伪,所以同样是终极关怀的玄远之境。康德索性将他的“自在之物”游离于十二对范畴之外,而以二律悖反的特征,充分展示语言阐释的功能。至现代欧美哲学,专注语言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以罗素(B. Russell) 和维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为代表的分析哲学,以卡纳普(R. Carnap ) 集大成的逻辑实证主义,尤其强调哲学不是经验科学,而是一种解析行为,它的任务在于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从而把哲学归结为语言问题,由是而出现继本体论、认识论转向之后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这一转向强调,现代语义学,无论是较早的结构主义,还是对结构主义反拨的语境(Semantic Field)论或语素分析法(Seme or Componential Analysis),无论在哲学,还是在其它社会和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语义的性质不仅仅限于同语音、文字之类符号约定俗成的关系,最根本的还是它沟通了意识与境界、有限与无限、内在思维活动与外界存在的现象、本质,因此而为一切科学兴起、发展的必由之途,当然也是哲学研究的最基本手段。新近,本体诠释学的崛起,在中国哲学领域方兴未艾,显然基于同样的原因。李著的问世或许可以视为传统文化训练出来的新一代博士,在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不过也可以说,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哲学向东方的倾斜或靠拢,如此,李著的意义则不仅在于说明,现代中国学术对西学的兼收并蓄,而且更深刻的昭示,中国学术在世界文化中的积淀及其持续的贡献。当然,或许事实并非如此,也谈不上谁影响谁的问题,岂不闻英文《圣经》有In the beginning was word之说,简单直捷视语言为世界和事物的原初形态,至于希伯来文圣经此处所用的Logos尤其是至善之境的“道”和语言的意思。可见,语言阐释早在纪元之前及其后的西方哲学中,也是须臾不可阙如的。汉译《圣经》以“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九字说明世界的起源,美则美矣,却未能尽意,漏译“语言”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不过,无论是道,还是神,全都需借助语言才能体现其意义世界,因此也可以说,它们就是蕴涵在语义中思维的境界,而非渺不可及的彼岸。如是,则不能不承认阐释学在中西学术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坦白地说,阐释于我,原本无太多印象,只是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时,一香港朋友以书面形式作学术访谈,其中涉及本体诠释的问题(见台湾《海潮音》1998年5、6期),既肯定它的价值、指出其存在的客观性,同时又强调在某种意义上诠释就是“误读”。这大概就是该书“向领会的原初状态还原”实难避免的倾向。回首往事,思想界阶级斗争的你死我活、与传统实行彻底决裂之声震耳欲聋;而今电影电视奴隶奴隶主贫富共济、相见恨晚;封建帝王宽厚仁慈、宵衣旰食,忠臣义仆感恩戴德、以命相随;还有三妻四妾,争风吃醋;花街柳巷,淫声浪语的封建余孽,甚至于调戏良家妇女、勾引有夫之妇,诸如此类连传统道德、法律都不能容忍的伤风败俗、作奸犯科之事,似乎也成为失去的精华而被津津乐道……当然,如此异说纷呈,良莠并出,决非诠释本身之罪。但我总以为,若无良善之思,而辅以实证之学,单纯的语言诠释,或许会流于无稽。话说得太远了,还是打住。也正是在那时,得识清良,并与之在岳麓山坡绿树丛中其居室小酌。山风拂柳,枫叶蔽日,一盏家乡米酒,浅斟慢啜,和酒而下者便是他那阐释学的构想。畅谈间,其思维之敏捷,思路之开阔,占有史料之丰富,不能不使我为之感动,也迫使我对阐释作深层次的思考。如今书成付梓,邀我为之序,也只好大题小作,谈点感想,既报清良君之信托,亦表述乔迁珞珈山的我,对岳麓山下曾经同饮一江水的朋友、学子们的眷念。

    21世纪第一个春节于郑州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国家图书馆藏北宋珍拓《柳公权神策军碑》影印出版

    2025年5月4日

    民国古琴论争——读《民国古琴随笔集》

    2025年5月4日

    说说《国学宝典》

    2025年5月4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4

    巴基斯坦拿客机当盾牌 以飞弹、无人机攻击印度

    2025年5月9日1

    防疫为名囚3子3年 夫妇逼孩「隔离」穿尿布

    2025年5月7日1

    习近平到访前夕 莫斯科遇袭主要机场被迫关闭

    2025年5月7日1
    不要错过
    娱乐

    林志玲绝美登坎城红毯 气场全开强压小17岁周冬雨

    由 云橙2025年5月18日2

    周冬雨出席盛装出席坎城影展。(…

    迈入30岁急了? 吴宣仪深夜发文求职:请各位导演看看我…

    2025年5月18日

    肖战果然魅力难挡…「藏海传」开播收视登顶 观众评价竟都一样

    2025年5月18日

    不甩坎城影展禁裸令 「欲望师奶」女星超丰满上围藏不住

    2025年5月18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