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五险一金到1000亿元人民币(约137亿美元)福利,京东和美团等电商平台近来上演的这场「社保大战」,看来并不只是为了替外卖骑手谋福利,一句「老板真厚道」那么简单,背后还藏着企业激烈角力的商战阳谋。
中国外卖骑手的保障问题近年受到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保险问题,不时在社交媒体上爆发巨大争论,而外卖骑手的「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社会保险或社保;以及住房公积金)却仍未落地。
★骑手观望 也成一种阻力
近来美团、京东和饿了么相继提出给外卖骑手上社保,在中国舆论上,投不信任票的质疑声又几乎远盖过了支持者的呼喊。为什么给千万外卖骑手们上社保如此棘手?除大环境因素,骑手们的「观望」似也成了一种阻力。
据BBC(英国广播公司)报导,中国两会前两周,外卖电商巨头美团和京东先后宣布,将为旗下的全职或稳定兼职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次日,另一外卖平台饿了么也表态,将逐步试点、推开缴纳社保,在微博等平台上引发热烈讨论。
在新出的规定里,对于符合缴纳社保要求的骑手,美团将其定义为「全职或稳定兼职」,京东明确为「全职」,饿了么则目前并未明确给出骑手特征。「社保大战」一触即发。
但热闹的社会讨论并未过多波及骑手社群中心,这也多少反映了为什么给外卖骑手们上社保如此棘手的一部分原因。报导指出,上海多个片区的美团骑手表示,目前社保还未辐射到他们;有记者携相机前往骑手休息站点访问,收到的回复也极为敷衍。一位骑手这样:「2月才承诺的事情,颁下来要3月,具体怎么样还要看4月的工资,到时候讨论会多吧?」
对大部分骑手来说,他们最关切的是社保里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美团、饿了么将骑手送餐效率和薪资奖惩制度严密挂钩的算法体系,用超时赔付规则倒逼外卖骑手以人身安全为赌注追逐效益。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的街头,超速、逆行、占道疾驰的外卖电动车并不少见,这也导致外卖员实际成为一个高危职业。
此前,外卖平台为骑手仅提供非常有限的意外险,就是每天开单之前,平台会自动扣除骑手三元服务费,此外平台对他们再无保障。而2020年末,北京一位饿了么骑手送单路上猝死,家属才发现每日自动扣除的3元服务费里仅1.06元用于意外险,这意味着一位因工去世的外卖员只能拿到不足4万元的赔付。
几个外卖平台在事发后稍有调整赔付款项,但依然闭口不提供保事宜。这也导致在更多的中国骑手维权案例里,保险成为一个金额小、麻烦多的灰色议题,大部分骑手甚至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购有保险。
★放弃社保 换取更高薪金
32岁的李先生在去年末加入了美团骑手的行列,他表示,就像大部分近两年加入骑手行列的人一样,他是因为破产才来做外卖骑手的。此前他在上海做餐饮行业,疫情后生意并不算好,做外卖骑手就是为了钱,「家底都亏进去了,得养家,年末关了店铺就来做骑手,跑一单是一单,补贴一下家用」。
看到社保铺开的消息,他和同一个站点的多位来自「外地」的骑手心态一样:以观望为主,「稳定做骑手才能上社保,但谁会稳定做骑手?这不还是等于没有?」他说,自己的顾虑主要来自社保对于自己每月到手的当下工资的抽成,按照他每个月1万元的收入估算,社保推开后,他将每个月少拿700元左右。
中国的社保体系由三方组成:企业、个人以及国家,缴纳社保意味着每个月骑手的薪资会抽取一部分,致收入减少。十年前的广东流动工人的「蚁族」中,就曾出现民工与企业达成共谋,以放弃社保来换取更高薪金的情况。
★谁支付保金? 关键问题
报导引述劳工维权人士林东说,地方政府常为招商引资与工厂达成「潜规则」,在缴交社保基准在线做文章,默许了企业大规模不缴社保的行为。演变到今天,给骑手上社保的问题引起剧烈社会讨论,依然落在谁来支付社保金上,「工人不该陷入主动选择放弃社保还是选择更低工资的两难境地」。
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制度研究的香港教育大学教授温卓毅表示,中国一直在用政策强制推动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落地,在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背景下,「缴费的人愈来愈少,但是缴保险的人愈来愈多的话,财务可持续性很成问题」。
温卓毅提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社保扩面「非常成功」。他认为,接下来几年的重点是严格运行社会保险法,用行政手段强制将外卖骑手这样应该纳入职工保险的人,从居民保险中解放出来。但这样的操作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并反过来影响就业机会和劳动力市场。
温卓毅认为,骑手和社会对于社保的讨论和信心不足源于对社保制度认识的不足,缺乏投资信心,以及国民身分认同的缺失。一是大家不清楚社保的作用和性质,也没有形成像西方福利国家那样处于同样的保护伞下面、有团结互助互济的身分认同心在。他认为,应落实社保个人帐户,加强民众对社会保险的信心。
●暗潮汹涌 外卖市场正掀起「规则革命」
中国电商平台陆续宣布为旗下的外卖骑手上社保,落实「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有分析指出,这场「社保大战」不仅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让从业者更加稳定,还能加强平台企业的筹码和战力,外卖市场正掀起暗潮汹涌的「规则革命」。
据香港中通社报导,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运行所长余凌曲表示,中国的外卖行业借数字经济的「东风」,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也丰富起来。从企业角度来说,给外卖小哥上社保等福利保障举措,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让从业更加稳定,从而提升平台企业的竞争力。
从社会整体就业形势而言,余凌曲认为,外卖小哥这种就业形式不仅朝向范式方向发展,而且还将促进相关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工作和提升从业技能水平,将愈来愈成为中国就业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从商业角度来看,据21经济网分析指出,京东与美团围绕骑手社保的大战持续升级,这场看似员工权益保障的竞争,实则是即时零售赛道格局重构的前哨战。
作为外卖市场的新入局者,京东通过承担全部社保成本的举措,试图在美团、饿了么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撕开缺口。这不仅将骑手留存成本转化为竞争壁垒,更倒逼行业从「流量收割」向「责任共担」模式转型,也掀起了一场外卖市场的「规则革命」。
这场社保博弈的本质,是两大巨头对即时零售终局话语权的争夺。高频外卖订单形成的用户粘性,与3C、医药等低频高值品类的即时配送需求,正在构建30分钟生活圈的「双螺旋」商业生态。 这场价值千亿的「福利竞赛」,最终会催生怎样的行业新秩序?
京东2月中宣布将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标志着京东成为全国首个将外卖员纳入传统社保体系的平台,也引发了行业的连锁反应。消息公布后,美团股价在半小时内暴跌6.44%,当天下午就迅速宣布计划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正搭建相应社保信息系统。
京东2月底再次加码,宣布未来签约的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缴纳成本将全部由公司承担,包括个人部分,确保骑手现金收入不受影响,进一步提升了京东在骑手福利方面的竞争力。
报导分析认为,京东此番举措,是以差异化策略在外卖行业寻求破局。在竞争激烈的即时零售市场中,京东巧妙地将社保成本转化为一种竞争杠杆,旨在通过提供更加完善的福利待遇来吸引并留住优质的骑手资源。同时也向商家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表明京东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稳定、高效的配送体系,从而为商家提供更加可靠、优质的物流服务。
京东与美团之间的社保大战,表面上是一场关于员工福利的较量,实则折射出两家巨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激烈争夺。作为新零售的重要方向,即时零售正成为电商企业竞相布局的焦点。京东凭借多年电商积累,美团依托外卖业务的快速崛起,双方均在即时零售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试图通过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抢占市场先机。
从长期来看,为骑手缴纳社保不仅能够提升骑手的福利和职业稳定性,还将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趋势表明,平台经济的未来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市场份额的争夺,而更注重社会责任履行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构建。
不过,京东外卖还须应对运营成本与规模效应的双重挤压,高昂的运营成本与尚未形成的规模效应,可能进一步加剧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而对体量庞大的美团而言,社保政策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分摊难题,对盈利能力构成了显著压力。
不过据鲁中晨报报导,截至3月24日,京东外卖宣布,上线40天,日订单量已突破100万,目前已有超45万家品质堂食餐厅为全国142城用户提供餐品。而同时,京东也在全国各地快速、有序推进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每个工作日都有超过500名骑手实现签约,获得京东承担所有成本的五险一金待遇,后续还将不断扩大全职骑手规模。
美团则凭借高频场景的心智绑定与生态协同,在即时零售大战中创建了强大的护城河。作为外卖市场市占率超70%的平台,用户已形成「吃喝玩乐上美团」的消费习惯。这种心智优势直接转化为即时零售的流量入口。这种生态优势为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京东与美团的「社保大战」不仅是平台对骑手福利的升级,更是即时零售行业迈向合规化、精细化运营的重要一步。未来,谁能更好地平衡骑手福利、商家利益与用户体验,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