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退役足球球星,和一位尚未公开宣布退役但已创业多年的昔日拳王,他们收起光环的方式,都是借着培养新一代的选手,为自己曾经效力的体坛传薪火。尽管面对挫折的处理方式不同,他们仍坚守着自己的热爱。
近日,中国知名退役球星孙继海旗下的免费足球青训营陷入索赔争议,引发一系列关于中国足球人才培养困境的讨论。业界人士指出,类似的纠纷只是冰山一角,以后可能仍会再出现,因为它折射的是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不健全」,背后涉及的是整个体系「盘根错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若无法解决,「我们的足球只能说是看运气」。
据英国BBC报导,今年5月底,一名12岁学员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段短视频,称孩子因伤退出中国前国脚孙继海创办的「海选未来」足球青训营,在向该机构要求「自由身证明」时被索赔18万(人民币,下同)。该学员母亲认为,承诺「免费」的青训机构要求高额赔偿不合理。
事件引发多名媒体人和足球圈人士在社交平台发表评论,有人对纷争可能造成学员前途不明表示担忧,也有人支持青训机构的做法。孙继海及其青训机构「嗨球少年」则拒绝置评,学员家长也删除了相关「维权」视频。有体育评论员和业内人士指出,事件反映了很多中国足球青训机构面临的困境,以及家长对这一领域的认知不足。
●退训背后有故事
该家长在视频中声称,她的孩子被医师诊断出胫骨结节炎、髂骨骨裂等伤病,想要退出该青训营,但被要求赔偿18万元。据报导,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自由身证明」,这是用于证明球员与原所属球队或机构已无合同关系,可以自由加盟新俱乐部的文档。因此,很多足球圈人士据此推测,其退出培训的目的是让学员「转会」,加盟其他俱乐部或青训机构。
知名中文足球评论员丁伟杰认为,学员家长懂得要求「自由身证明」,在孙继海本人及其青训机构的知名度背景下「敢于利用媒体」,这背后很可能有人指点,也因此令大家觉得「这背后有故事」。
作为参加过世界杯的前国脚和英超曼城俱乐部名人堂成员,孙继海在2016年退役后创办「嗨球」公司,其中一项业务是足球青训。去年,他的公司与公益机构合作启动「海选未来足球计划」,以免费培训形式向全社会招募青少年足球苗子。「我想告诉大家,不是家里有矿才能踢球」,孙继海当时说,不需要额外投入一分钱,孩子就能够踢球。
事件中的小球员就是这一计划的学员之一。据媒体报导,这名来自西安的学员2024年初赴大连试训,成功加入「嗨球少年」并成为主力。有报导指他被认为极具潜力,在培训中备受重视,并曾在某次活动中受到球星贝克汉(David Beckham)的称赞。但在2025年2月,因伤病与蒙受心理压力,家长亦对训练方式不满,决定让孩子退出。
●隐性成本难估计
中国媒体南方周末引述从业人员指,培养小球员,通过向更高级别的足球机构输送人才赚取费用,是青训行业较为普遍的盈利方式之一,但社会对此认知不足。
曾在中国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季伟涛说,以职业道路为目标的菁英足球培训,在机构和家长付出的成本中,难计算的是当中的「沉没成本」。例如中国国脚张玉宁,其父是温州商人,家境不错,为支撑孩子去荷兰踢球而卖掉了上海几套房子,张玉宁成就一般,但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但你想,国内有几个张玉宁?」
他还表示,另一个无法计算的是时间成本。对家庭而言,培养孩子踢球可能涉及家长在工作、居住地等方面的选择,事件中这名小球员就为参加培训从西安搬到大连,家长也称舍家弃业异地陪练费用都是自己负责。然而对俱乐部而言,给予的机会成本也是重大取舍:「如果早知道这样(离队)的话,当初我为什么不培养其他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就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季伟涛表示,对孙继海机构采取的公益作法,他一方面表示敬佩,另一方面也认为属于「无奈之举」,「他不通过这种方式,招不到好的苗子」。
●类似纠纷恐不断
然而,BBC报导指出,最终能向更高级别机构输送人才,实属凤毛麟角,而在这条道路可能产生的纠纷和脱轨却层出不穷,此事件后,很多足球培训机构开始着手找法务专家寻求避免类似问题办法。
但季伟涛觉得,类似的纠纷以后可能仍会再出现,因为它折射的是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不健全」。孙继海和他的公司非常希望做好青训,但「契约精神是足球世界里面最起码的一项规则」,如果社会对此没有正确认知,并从政府和主管机构层面多方配套,就很难营造足球运动发展的健康土壤。
丁伟杰则表示,许多家长对孩子是否具备成为职业球员的潜力缺乏清晰判断,对合约精神与职业足球的现实也了解不够,导致期望与现实落差过大。
季伟涛认为,此事件背后涉及的是整个体系「盘根错节的问题」,这些问题若无法解决,「我们的足球只能说是看运气」。丁伟杰则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事件的曝光对中国足球是有益的,通过解决问题来积累经验,体系才会愈来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