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被以“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江苏镇江维权人士蒋湛春,遭酷刑晕厥后获取保候审
    • 因在北戴河租房做生意,北京维权人士翟留俊女士被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 定位中型SUV/将于8月开启预售!沃尔沃XC70牛仔蓝车色官图
    • 法国南部大火蔓延海滩度假胜地 游客与居民疏散
    • 泰国:原则上同意与柬埔寨停火 盼尽快展开双边对话
    • 援助船「韩达拉号」接近加萨 以军称将进行拦截
    • 日本: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 可能资助台芯片商在美建厂
    • 任嘉伦「金发+珍珠」帅爆…却被粉丝「一动作」吓到错愕
    星期日, 27 7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青藏高原落难「剩张皮」…网红雪豹「凌小蛰」重生之路
    大陆

    青藏高原落难「剩张皮」…网红雪豹「凌小蛰」重生之路

    电波猫由 电波猫2025年7月26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面对大自然的残酷,青藏高原的王者也会落难。今年3月,生态巡护员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雪豹幼崽,经过数月来的救治照护,小雪豹从濒临死亡到活泼好动,更成为动物网红,牠的重生之路体现了人类对这个珍稀物种数十年来的守护。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凌小蛰」如今身体圆润了不少,毛发更加光亮。(取材自新京报)

    「第一次看到『凌小蛰』时,感觉地上摊着的是一张薄薄的豹皮。」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工作了16年的兽医师赵海龙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凌小蛰」在野外被发现时奄奄一息。(央视新闻截屏)

    ★高空坠跌 雪豹幼崽濒死

    雪豹「凌小蛰」是在今年3月4日,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巡护员在巡护时发现的。当时的牠严重脱水、体温偏低、肝功能异常、无法自行站立和翻身,推测可能遭遇高空坠跌,已处于濒死状态。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生态巡护员救助无法动弹的小雪豹。(取材自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综合新京报等媒体报导,当时生态巡护员连夜冒着风雪驱车1000公里,将这只小雪豹从玉树州送往西宁市的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进行救治。尽管巡护员在路途中喂了牛奶,但牠「身上摸不到肉,全是骨头跟皮,估计已经有一周没有进食。除了眼睛能眨巴眨巴,嘴巴能张一张,其他地方哪儿都动不了」。

    中心工作人员赶紧为牠处理伤口、体检、验血和拍摄X光片。这只雪豹幼崽为雄性,体长74公分,体重不足10公斤。牠颈椎、胸椎、肝脏损伤,体温极低,脚上还有一处十公分长的外伤,血肉模糊的创口已经被污染,沾染脏兮兮的土和草;如果再晚来半天,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凌小蛰」接受X光检查。(取材自北京青年报)

    ★一周抢救 伤势逐渐好转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团队,共同为「凌小蛰」制定了保温、吸氧、抗菌消炎和调整肝功能等一系列的抢救与治疗方案,同时处理好外伤,展开一场与死神拔河的任务。

    「前三天是最难熬的」,赵海龙回忆,那时他们每隔两个小时就监测一次小雪豹的体温和电解质,所有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紧紧盯着各项监测数据,不敢有丝毫松懈。

    3月的青海气候寒冷,小雪豹被放入恒温氧舱,兽医师们还细心地将药液加热后再为牠输液。虽然处在死亡边缘,但小雪豹仍有求生欲望,经过一周的重症抢救和治疗,牠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姿势由只能躺着变成趴着,四肢也开始有了力气,能短距离向前爬行。工作人员把肉放在半米之外,对食物的渴望激励牠强撑着,艰难地匍匐爬过去吃,「能吃,命就保住了。」

    有多次救治雪豹经验的赵海龙表示,为了让小雪豹萎缩的肌肉得到锻炼,他每天都帮牠按摩、拉伸。20多天后,小雪豹第一次尝试拖着无力的后肢,踉踉跄跄站立行走。「这一刻,我感觉所有人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我们有把握,牠今后能康复得更好。」

    小雪豹后来被命名为「凌小蛰」,报导指出,常年关注西宁野生动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网友都知道,「凌小蛰」并非第一只获得救助的雪豹。在这里,每一只被救助的雪豹都姓凌,因为凌有冰雪之意,和雪豹的气质吻合;另一方面,「凌」有「跨过、越过」的含义,旨在表达全体救护人员希望能帮助被救护雪豹跨越其生命中一道坎的美好愿望。而雪豹名字的第二个字则取自节气,「凌小蛰」在惊蛰前一天被发现,但此前已经有一只被救助的雪豹取名为「凌蛰」,牠因此得名「凌小蛰」。

    ★重返自然 仍是一大挑战

    几个月以来,「凌小蛰」成为网红雪豹,无数网友在线「追更」牠的康复Vlog,被牠的坚韧和生命力打动,纷纷留言表示「看着牠吃盆盆肉的样子,心都被治愈了」、「有这么多关心牠的人,凌小蛰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一段段Vlog和直播中,网友们欣喜地见证了「凌小蛰」的重生之路,牠搬到了专属康复隔离场里,地面铺着乌拉草,还摆放着造型树干仿真野外环境;牠的身体圆润了不少,毛发更加光亮,体重从发现时的不足10公斤增长到20公斤;牠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正在逐步恢复,有时候会「拆家」狂打摄像头,也会玩冰坨、追兔子、探索新事物。

    网友看着「凌小蛰」从濒临死亡到活泼好动,赞叹「爱会让血肉疯狂生长」,但赵海龙说,「凌小蛰」的受损的神经很难完全治愈,所以牠走路还是有点不协调,屁股会一扭一扭的,「往上跳时还好,往下跳时,时常会一头栽下来。」

    很多人关心「凌小蛰」被人类照顾了这么久,未来能不能顺利重返自然?赵海龙说,雪豹的捕猎环境位于悬崖峭壁,如果把现在的「凌小蛰」放归野外,对牠的生存是一大挑战。

    雪豹是青藏高原上的顶级捕食者,在极端环境中,牠们进化出了在绝壁上捕猎的本领。由于活动隐蔽、种群密度低,分布地多在人类难以生存的严酷环境,雪豹又被称为「雪峰隐士」。而「凌小蛰」当初疑似是和母亲学习猎食时,失足从高空摔落,导致神经受损。

    ★感激之情 牠用眼神传达

    2017年,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首次对外公布了雪豹救治的影像,也让这种神秘的动物走入大众视野。当时被救助的「凌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凌霜公主」。没过多久,中心又救治了一只雪豹,取名「凌雪」,由于年岁已高,被称为「凌雪太后」。看着赵海龙日夜伺候「公主」、「太后」,网友也给赵海龙起了个暱称—「三德子」。

    近年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凭借成熟的救治体系,已救助了十只雪豹,让赵海龙印象最深的是「凌霜」。「凌霜」刚来时是瘫痪的,无法自主排便,赵海龙给牠喂药、打针、按摩、红外理疗,还伸手帮牠掏粪便。

    赵海龙说,「每天要进行两至三次的治疗,所以不能给雪豹打麻药。为了操作精准灵活,人员也不能佩戴护具。这特别考验兽医师的手法和经验,要避开牠的牙齿和爪子去保定牠(保定,即用人为方法使动物易于接受诊断和治疗,保障人、畜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因为成年豹子还是存在伤人风险的。」让他自豪的是,「凌霜」恢复得很好,如今全然看不出曾经瘫痪过。

    兽医师「徒手抓豹」的画面也让网友们大呼专业。赵海龙解释,除了专业手法,日常的细心也格外重要。比如采血时,用酒精棉球擦拭雪豹的皮肤不能反复打圈,冰凉的酒精可能会刺激到牠,挣脱间就可能伤人。

    网络上有一张赵海龙抱着「凌小蛰」的视频截屏被频频转发,图片中,「凌小蛰」的眼神不再是濒死时的绝望和麻木,也没有豹子的警觉和凶猛,而是非常呆萌和柔和。有人猜测「凌小蛰」是麻药劲儿还没过,但更多人愿意相信万物有灵,牠在用眼神向怀抱着牠的兽医师传达感激之情。

    然而真实情况是,小雪豹对赵海龙反应很大,每当看到那个经常要抓住牠、给牠打针的人走过来,「凌小蛰」会躲起来,或者龇牙对他低吼。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虽然还不能自由行动,但「凌小蛰」仍趴着吃肉。(取材自光明日报)

    ●雪豹像一把保护伞 庇护其他高山物种

    该中心救护的十只雪豹中,目前有两只健康个体回到了大自然,剩下的由于老、弱、幼等原因留了下来,获得了「永久编制」。赵海龙表示,「老弱的雪豹如果不被人发现,就会遵循自然法则被淘汰,但是牠既然被发现了,我们就必须救治牠,哪怕牠回不到野外,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雪豹这一物种。」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主任何顺福表示,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晴雨表」。雪豹的主要食物是岩羊等草食动物,能维系区域内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如果雪豹数量减少,岩羊数量会急剧增加,造成对草场的破坏,而高原地区的植被生长本就困难。

    与雪豹生活在同一区域的,还有白唇鹿、藏雪鸡等高山物种,当人们守护雪豹和其栖息地时,也同时守护了其他物种。从这个意义上讲,雪豹像一把保护伞,也被称为「伞物种」。

    「凌小蛰」在兽医师的怀中,露出一脸萌样。(取材自微博)
    兽医团队替「凌小蛰」检查。(取材自光明日报)

    雪豹分布在全球13个国家,中国是雪豹最主要的分布区,占全世界雪豹栖息地的60%,青海省雪豹潜在栖息地面积占到全国的22%。无法放归、留在西宁野生动物园的雪豹除了用于科普展示,还可以为人工繁育研究作出贡献。

    何顺福回忆,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2016年繁育成活了一只雪豹,取名「傲雪」。三年后,人工繁育的「水墨」和「油画」也成功成活,这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功繁育成活的三只雪豹。

    在人工繁育的过程中,中心摸索到了提高雪豹幼崽成活率的大量经验,比如在刚断奶进行人工育幼时,摸索进食时间和数量,在关键时间点注射猫的三联疫苗,防治其感染猫瘟;监测小雪豹的体重体征、生理生化健康指针,形成雪豹育幼的健康评估体系等。

    何顺福表示,目前国家林草局已经集成设立大熊猫、亚洲象、穿山甲、麋鹿、蓝冠噪眉、朱鹮等一批旗舰动物保护研究中心,按照国家林草局「旗舰动物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布局方案」,其中雪豹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就落地青海省。希望依托雪豹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全面提升雪豹科学研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化放归、科普宣传等能力水平,形成统一的保护策略。

    未来如何更好地保护雪豹?何顺福说,以雪豹为研究对象,构建系统化、前沿化、标准化的科研监测体系,加大调查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创建长期稳定的雪豹监测长效机制。保护岩羊、盘羊等有蹄类动物的迁徙信道,在雪豹及其猎物生存繁衍与扩散的区域引导牧民拆除或改造草场围栏。

    「雪豹『凌小蛰』的流量背后,映射的是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正逐渐增强。」何顺福说,该中心2009年成立时,每年救护的野生动物只有几十只,而今,每年救护接近300只。近几年,兔狲、藏狐等动物频频「出圈」,也让西宁野生动物园火了起来,「我们希望通过每一个动物个体延伸到整个野生动物群体,让更多人加入保护雪豹、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

    庇护 牛奶 疫苗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把他们送回去」英再爆反移民示威 去年全国暴动恐重演

    2025年7月26日

    【禁闻】中共整肃军队 要肃清谁的流毒?

    2025年7月26日

    北戴河会议前夕 北京风声鹤唳 警察当街抓人

    2025年7月26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9

    凯特王妃罹癌若无好转…他揭应变计划 筹备葬礼代号曝光

    2025年6月11日6

    普亭纪录片 曝25年前就决定积极靠拢中国

    2025年5月4日5

    新西兰黄金签证吸国外富豪 美申请近半 中国居次

    2025年6月24日4
    不要错过
    禁闻

    因在北戴河租房做生意,北京维权人士翟留俊女士被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由 阿芯2025年7月27日0

    (维权网信息中心…

    被以“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江苏镇江维权人士蒋湛春,遭酷刑晕厥后获取保候审

    2025年7月27日

    定位中型SUV/将于8月开启预售!沃尔沃XC70牛仔蓝车色官图

    2025年7月26日

    任嘉伦「金发+珍珠」帅爆…却被粉丝「一动作」吓到错愕

    2025年7月26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