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寺院之一,千年古刹少林寺应是佛门净地,却因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卷入尘世纷争。对照10年前相关举报全都查无实据,这次,这位中国首位拥有MBA学位的方丈,看来很难再次全身而退。
少林寺官网7月27日证实,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第二天,中国佛教协会就以「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注销了释永信的戒牒,震撼了佛教界和海内外。从一名农家子弟成为名震天下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一手打造少林寺商业帝国,也引来佛门清净之地是否已沦为逐利的工具的质疑。释永信离开后的少林寺,是否走出袈裟之下的信仰困局,引发关注。
据凤凰网「风暴眼」报导,7月26日,网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7月27日,少林寺官网证实其住持释永信涉嫌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注销了释永信的戒牒。有关释永信涉及贪腐和情色的传闻与举报,在不到3天内似全都实锤,
在执掌少林寺26年的时间里,这位身披袈裟的「CEO」,将少林寺从深山禅院打造成横跨文旅、影视、食品的「商业帝国」。如今,伴随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持续发酵,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迷雾重重。
农家少年 带少林寺翻身
1965年,安徽阜阳颖上县一个名叫刘应成的男孩呱呱坠地。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农家少年日后会成为名震天下的少林寺方丈。1981年,年仅16岁的刘应成怀揣着对武术的向往,只身来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当时的少林寺破败不堪,寺内只有十余位年逾古稀的老僧,全然不见武侠小说中「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盛况。刘应成拜在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长老门下,得法名「永信」。
作为当时寺内最年轻的弟子,释永信19岁被推举进入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员会,22岁接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成为少林寺的实际掌舵人。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钱(人民币,下同)票价创下1.6亿票房神话,让这座千年古刹第一次尝到「流量经济」的甜头。为捍卫「少林」IP,1994年,释永信率先以法律手段维权,控告「少林寺牌火腿」侵权,成为中国宗教界名誉权诉讼第一案。
1996年,释永信迅速为少林寺注册域名并创建官网,成为最早拥抱数字化的宗教机构之一,而网站不仅发布寺庙动态,更公开「易筋经」、「洗髓经」等少林经典,以「武功秘籍」为噱头,迅速吸引全球武术爱好者关注。
1997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此后,少林寺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涉足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领域,逐步构建起一个横跨多产业的商业生态。
宗教+商业 和尚也要吃饭
少林寺一直被誉为是「武术的起源地」。释永信曾说,和尚也要吃饭,这是他力推少林寺商业化的初衷。在外界看来,释永信像CEO一样经营着少林寺。如今,「少林」二字已成估值数十亿的文化IP,从游戏授权到联名月饼,商业触角无孔不入,形成了独特的「宗教+商业」模式。
少林寺的商业化进程始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知和保护。2008年成立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这一进程的内核平台,由中国嵩山少林寺100%全资控股。
文化旅游是少林寺最内核的收入来源,少林寺通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实景演出、武僧团全球巡演以及海内外武术培训学校,将少林功夫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文化、地产、餐饮…一手包
释永信的商业化手段多元且大胆。除了对外直接投资控股,还通过注册公司和商标,发展「功夫」经济,包括买地,卖药,开发网游,在淘宝开店,以及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等,商业化运作十分娴熟。2003年释永信重启的少林药局,在传统秘方基础上开发出活络膏、少林灵芝茶等产品,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2021年少林寺入驻抖音,其个人帐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即创下500万元销售额。
释永信也一直在策画撬动海外市场,1999年率武僧团登陆英国白金汉宫后,少林武僧团每年在全球巡演超200场,每场演出收入从初期的10万美元升至近年的50万美元。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中国商标网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嵩山少林寺申请的商标已经达到706个。
商业的成功,也带来了信仰的困境。从少林寺山门到商业版图,释永信用30余年时间打造了一个横跨文化、地产、餐饮的「佛门商业帝国」。
当少林寺的门票价格日益高昂,寺院关联公司斥巨资竞拍商业用地,公众开始质疑,佛门清净之地是否已沦为逐利的工具?尽管释永信曾表示,商业化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保护寺院文物,但巨大的利益链条和频繁的商业活动,或引发新的猜想。
佛门、地方政府 利益拉扯
2015年,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上「实名举报」释永信与多女子关系复杂、侵占资产等七大问题,有关部门后来查无实据。少林寺和嵩山景区管委会也曾因分钱不均产生积怨,佛门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至今未息。2022年,少林寺关联公司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虽然后续少林寺退出了该公司股东行列,但「进军房地产」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2015年2月,「少林寺将在澳洲建四星酒店和高尔夫球场」等消息引爆国内外网络媒体,再引发对佛寺「清心寡欲」原则的质疑。目前,少林无形资管投资的公司仍存续的有7家,8家被注销,1家被吊销。
释永信曾表示,禅宗提倡看破、放下,一切事情都是心所引起,管理好心是对社会、人类、自己、家庭的最大贡献。如今,当袈裟下的商业帝国愈发庞大,信仰与金钱的界限日益模糊,他又该如何真正「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