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在中国,结婚人数变得愈来愈少,年轻人愿意为一场婚礼所花费的金钱,也在变少,从大操大办变成「一切从简」,旅拍行业正面临一场巨大的考验。不结婚的年轻人,又「杀死」了一个行业。
这个夏天,成立14年的旅拍头部企业「铂爵旅拍」突然陷入危机。巅峰时期,其成功甚至加速了一批旅拍企业的诞生,而现在,不仅不少顾客无法拿到照片和产品,几家分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员工也因被拖欠工资在维权,求助无门。铂爵旅拍指出,结婚率持续走低,消费降级、行业内卷,婚纱旅拍业务成本居高不下,是其近期停业的主要原因。消费风向的改变,也使得旅拍行业的前景令人担忧。
帐上没钱 降薪欠薪频传
据每日人物社报导,过去10年,铂爵旅拍一度在行业里风头无两。巅峰时期,铂爵旅拍员工有近3000人,其中内核的摄像和数码团队就超过2000人,员工坐满了总部足足20层办公楼。但前员工高远帆透露,铂爵旅拍从去年年底开始就陆续欠薪,「只能零零散散发工资」。为维持住现金流,铂爵旅拍尝试让川西、新疆地方分公司自负盈亏,甚至一度要求全员降薪20%。
但他没想到,今年春节之后,总部「几百号员工几乎都没有工资」。有人的房贷马上断供,有的员工孩子马上就要上学,「真的撑不住了」。他也曾经燃起过希望。公司承诺,公司即将打开新一轮外部融资,报导显示,铂爵旅拍接受华润资本的A轮融资后,估值接近25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始人曾多次寻求B轮融资,但实际上,融资进程始终停留在2021年。
最终,包括高远帆在内几百名员工决定集体仲裁。而李佳琦的垫付承诺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7月24日,淘宝主播李佳琦承诺,在直播间购买铂爵婚纱旅拍产品,已经核销但没有完成拍摄的用户可以直接退款。拍摄完成的,李佳琦直播间会出面协助拿到底片,同时支付关怀金作为补偿。
客户维权 想退款不可能
高远帆透露,早在李佳琦作出承诺之前,他的公司美ONE已经派出工作人员到铂爵旅拍内部调研。不得不出面垫付,是因为「发现公司的帐上实在没有钱了」。一位近期离职的员工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客户想要退款,员工想要讨薪,(几乎)不可能了」。
另一边同样集体维权的就是客户。社交平台上,很多顾客发帖维权说自己联系不到铂爵旅拍的工作人员,无法拿到照片和产品,甚至连定金都「打了水漂」。7月19日,铂爵旅拍发布公告,称公司还在正常营业,「保障优先处理已拍未交付的订单,同时及时回复客户私信」。
但信任正在消散。春夏原本是婚纱旅拍的旺季,但铂爵旅拍内部却放起了长达3个月的无薪「淡季假」,沟通群里,有员工称「我们之前已经4个月没发工资了」。不少客户担心无法如期或拿不到婚纱照,耽误了婚期,纷纷联系铂爵旅拍相关员工,希望「至少」能先拿回底片,但有不少客户称,打公司电话「所有号码都无人接听」,铂爵旅拍总部所在地的厦门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表态,「接到了大量同类投诉」。
风向改变 一切小操小办
成立14年,一度铂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的洗脑广告语响彻了全国的电梯间。旅行和婚纱拍摄结合的模式也赢得了不少年轻人。4年前,铂爵旅拍曾登陆李佳琦直播间,18分钟创造了「售出10000套,累计4000万销售额」的纪录。它的成功甚至加速了一批旅拍企业的诞生。
从起家开始,婚纱摄影便是铂爵旅拍的内核业务板块。作为行业内的头部品牌,高价也一直是它的重要标签。国内行程基础套餐要近1万元,如果需要摄影师出国跟拍,一单的整体价格甚至可能超过5万元。此前,客户大都为因为这个传统意义上「一生只有一次」的重要人生场景「一掷千金」,但如今消费的风向变了,对于结婚,现在的年轻人们只想「小操小办」。标配的三金、礼服、婚礼,都走起极简风。
一些刚刚进入旅拍行业的人,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年轻人正变得对价格愈来愈敏感,即使摄影师再知名、拍得多票美,他们还是选了更便宜的,少选几张,甚至开始自我说服,「其他人应该拍得也不错」。这也使旅拍行业为争夺客户,所有人都得使出看家本领。而降价依然是最有效的武器。
从业人士林君怡说,旅拍行业已经「卷」得相当夸张。她一位小有名气的同行,去年的客单价可以维持在三四千元,现在已经降价30%。而不少中型企业,同样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此前,去其他城市的旅拍,涵盖酒店、机票的单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而现在可以「打到」六七千元。铂爵旅拍也感受到水温的变化,前员工透露,价格战之中,许多门店的净利润都不足10%,「和传统影楼的区别不大」。
用低价拉客 品质也打折
为了生存,靠低价吸引客户之后,全行业的「潜规则」是,真正赚钱的是「二销」,就是用一切手段向顾客推荐套餐外的产品和服务。第一站就是礼服区。好看的中西式礼服几乎都要单独购买,动辄「上千元」。接下来才是妆造,换一个更「高端」的化妆师,一套场景的造型费就得多收两三百元。造型中用到的手捧花,大概率也要「单买」。就连想要人少、小众的场景,每更换一个的价格也要500元到1000元。
但承诺的品质,可能却要「打折」。一年前,30岁的苏素在铂爵旅拍购买了三亚的拍摄套餐。手册中,妆造品牌清一色的国际一线大牌,「不是香奈儿就是迪奥」,但真的坐在化妆台前,她才发现那些品牌自己一个也不认识。
拍摄完成之后,增加精修照片才是最大的利润来源。铂爵旅拍明码标价,每增加一张精修照片需要单独支付200元。碰到磨不开面子的客户,旅拍经理们干脆直接黑脸,或声称客户对照片不满意,要「把摄影师喊来批评一顿」。这些方法并不新,胜在奏效。一个客户,两个月前刚刚在铂爵旅拍完成了拍摄,足足增加了45张精修照片,也就是说,她需要额外支付9000元。
流水线作业 工作室日常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最终的效果却不一定让人满意。精修照片是所有旅拍企业的客诉重灾区——有人在精修图里看到了草原上的牛粪、航拍的无人机;有人像是被AI一键修图,身材比例都变了,五官都像是「借了别人的」。
10年时间,足够让旅拍变成一个高度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就算选择个人工作室,体验也未必更好。28岁的张一尧刚刚结束了川西高原的旅拍。为了避免影楼风,她特意选了一个小众的摄影工作室。但她没想到的是,身处在「流水线」仍然是她唯一的感受。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不断不耐烦地提醒她,「就要拍不完了」,张一尧知道,摄影师必须在明早前赶回成都,「她着急去忙其他人的单子」。经历了「被人赶来赶去」的一天,张一尧彻底对旅拍失去了兴趣。
消费降级行业内卷 致停摆
在几位铂爵旅拍前员工的回忆里,2020年都是转折性的一年。从这一年,铂爵旅拍的「营收、客流都开始逐年下滑」。而实际上,滑坡早在2019年就发生,曾有内部员工对经济观察报透露,当年的单量比前一年「减少了很多」,铂爵旅拍因此曾经发起了内部员工「拼购会」,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销售,拉家人、朋友下单产品,要求每位员工至少发布50条促销朋友圈,保证亲友转发,同时要求每位员工至少找到一名亲友在天猫预购13999元的套餐,如果完不成销售任务,就罚款300元。
而这不是铂爵旅拍第一次要求员工下单。内部鼓励员工把朋友当成「养鱼」,意思是要把他们转化成旅拍的付费客户,一旦员工拿不到订单同样要罚款。为了激发员工的「拚劲」,总部甚至发动不同楼层之间PK业绩,赢的一方才能获得奖励。
在铂爵旅拍官方声明中,「结婚率持续走低,消费降级、行业内卷,婚纱旅拍业务成本居高不下」成为了近期「停业风波」的主要原因。
根据民政部公布数字显示,2019年国内的登记结婚对数首次跌破1000万对,之后逐年下滑。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只有610.6万对,创下近40年最低水平。这也意味着,婚纱旅拍的内核消费群体正在不断萎缩、收入也不断萎缩,而铂爵旅拍业务模式却相当沉重。
高人力成本 加班到凌晨
拍摄服务和旅游服务,都是高人力成本、重投入的行业。铂爵旅拍曾透露,为保证照片质量,团队摄影师接近1000人,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培训才能上岗,一旦收到客诉超过3次,就必须降级重新培训。高管更是把数码部门称作「后期工厂」,每张照片至少有6个人以不同工序进行手工修图,而这条流水在线同样有超过1000人待命。即便这样,后期员工依然必须超时工作。
据经济观察报,铂爵旅拍的修图师每天至少需要完成240张照片的修图。曾经有人测算,一张照片粗略修图,也至少需要3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为了完成工作,后期员工每天必须要做满12小时。而这座「工厂」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快速运转,为了保障速度,很多人不得不「加班到凌晨」。
同时,铂爵旅拍在厦门、丽江、大理、三亚等12个城市创建了大型旅拍基地,还有分公司和线下门店。林君怡作为同行,知道场地、运营、租金等等都意味着极高的成本,「除非能始终维持相当规模的订单量,否则资金链很难支撑」。
愈来愈多的新玩家入场,给了铂爵旅拍「最后一击」。2023年开始,旅拍市场挤进了许多中小玩家。去年,新注册的旅拍相关企业超过2500家。
资金链断裂 无奈闭店
高举高打的巨头先后陷入困境。和铂爵旅拍先后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的品牌南韩艺匠,也进入了闭店阶段。员工接受访问时透露,除了无法继续履行客户的订单,目前南韩艺匠也拖欠了多名员工的薪资。两年前,自称拥有200个旅拍目的地的「唯一旅拍」同样被曝资金链断裂。
为年轻人婚礼「造梦」的流水线突然停摆。不止顾客,就连员工一时之间也无法接受事实。高远帆想了很久,还是不能相信「公司突然没有钱了」。为此,他已经失眠了很多天。但现在,他开始强迫自己睡觉,「我怎么也得撑到拿回『血汗钱』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