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给双普会满分评价 川普:将安排普亭和泽伦斯基见面
    • 人类祖先化石「露西」护送至捷克 首度欧洲展出
    • 郭德纲身价50亿人民币 「天津豪宅」曝光…像王府
    • 美俄峰会焦点不只乌克兰 德媒:普亭想谈大国关系
    • 防止英法德重启制裁 伊朗外长:正与中俄合作
    • 「墨雨云间」女星新剧被换角 接演者遭名制作人暗讽「睡来的」
    • 迎印度独立纪念日 民众冒雨爬墙争睹红堡盛况
    • 带华为智驾的非承载式越野车!猛士M817将于8月17日正式上市
    星期六, 16 8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少林寺新住持印乐法师 开挖机种麦子
    大陆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法师 开挖机种麦子

    阿芯由 阿芯2025年8月14日没有评论1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印乐法师是一位低调的僧人,正在经历出家生涯的一道巨大考验:接手处在舆论风暴中的少林寺。少林寺未来何去何从?人们等待着这位新任掌门给出他的答案。

    河南白马寺方丈印乐法师履职少林新掌门之后,不少网民晒出了过去造访白马寺时和释印乐的合影。照片里的印乐法师瘦高个,总是笑瞇瞇很谦恭的样子。很多人想知道印乐法师执掌下的少林寺会有什么改变,从学者、同行和信众眼中的印乐法师似可见端倪。他们中,有人说印乐「没有架子」,是「普通庄稼汉」,同时也是严格遵循清规戒律、主张佛教传统和寺院清静,并多次强调「寺庙去商业化」的「大师父」(对高僧的尊称)。

    前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后,印乐法师接任少林寺住持。凤凰网「在人间」报导,经采访了16位与印乐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包括印乐身边的僧人、人民大学教授魏德东、以及2006年拜访白马寺与印乐喝茶的汉学家比尔·波特,勾勒出这位少林寺新掌门待人处事的二三事。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游客拍下的印乐操作机械翻土种地的场景。(取材自新民周刊)

    ★「农民伯伯」 皮肤晒得黄黑

    探寻印乐其人时,至少两位受访者用「农民伯伯」来形容他。一位河南洛阳市民说他是「普通庄稼汉的样子」,「我老家干活儿的农民就长这个样子」。网民「饼干菌」说,六、七年前去寺庙时曾匆匆见过一面印乐,当时他带着弟子,看起来有事要办,但还是礼貌回应了他们的招呼,「他的皮肤晒得黄黑,不穿僧衣出门的话,真的就是朴实善良的农民伯伯视感」。

    在白马寺内,一位穿着袈裟的僧人挥手指向寺院北面,「后面(农)地多的是」。「印乐一直亲自下地干农活」,曾长期追随印乐的佛教徒净心(化名)说,印乐也要求寺庙里的僧人全程参与劳作。寺庙周围的空地按照季节种植各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黄豆等粮食,也有茄子、豆角、白菜、辣椒等蔬菜。不少游客见过白马寺在丰收季节,满地红红黄黄晒粮食的场景。接任少林寺住持后,印乐在地里开挖掘机的照片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净心说,种植的作物基本不会上农药,僧人会把小麦磨成面粉做馒头、黄豆磨成豆浆,所得会分给香客,「吃着非常香」。有不少人得到过白马寺的「礼物」,比如黄豆、苹果、米糕、米花团。印乐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要僧人们种地,主要是他希望把1200多年前立下的「百丈清规」里,禅宗寺院管理制度延续下去,「清规里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人民政协报2019年6月12日报导,当时印乐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培训班,他乐呵呵地介绍,2019年白马寺种了200亩麦子,6月初大丰收了,「入库的时候,40多公斤一袋的麦子,我扛了十多袋,晚上腰疼得厉害」。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2012年,在田间收割豌豆荚的印乐法师。(取材自凤凰网)

    ★简单的人 不张扬没架子

    在魏德东记忆里,印乐是那种「看起来就质朴」的人。2006年来中国寻找隐士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也认为,「印乐是个简单的人」、「我开玩笑说,一位我们都认识的五台山上的和尚口音太重,他会不会听不懂,他回答说确实听不懂。他(印乐)是个好人,没有架子,会接住我的玩笑,我很喜欢他」。

    「他(印乐)不喜欢张扬。」魏德东说。据多方求证,印乐是一位奉行佛教传统的僧人,他很看重清规戒律,每每在佛教节日众僧云集时强调,也在意作为修行之所的「清静」。净心说,印乐要求寺庙内的僧人不要「刻意攀缘」,规定自修时间回到自己的房间修习各自的功课,不要在外面游荡,「有机缘、遇到合适的时间自然而然会有交流」,「每年僧人的假期有时候也有一定限制,希望我们尽量待在寺院,不要去往外走」。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白马寺内的泰式庙宇。(取材自凤凰网)

    「印乐是河南地区很重要的僧人,他17岁出家为僧,受过最传统的教育,而且接触佛教的时间相当早,亲属当中不止一个入佛门」。魏德东解读,受家庭环境影响,早早出家,又接受了当时最好最传统的佛学教育,这可能是印乐如此坚持传统的原因。

    然而,渴望清静修行的大和尚,因为方丈的身分,不得不忙于繁复的接待工作当中。2006年,印乐做白马寺方丈的第二年就已经如此。那年白马寺正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扩建,印乐当时表示,建成后,寺庙会成为国际上重要的佛教研究中心,佛事中心、旅游中心,同时拥有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等多种风格佛殿。后来,白马寺开始逐渐变成极具「一带一路」气质的寺庙。泰印缅等国政府相继出资在白马寺内置造佛殿。

    得知印乐调任少林寺住持的事,比尔·波特认为,「他是能做好的那个人」。魏德东则表示,调任一般是安排下来的,「印乐没有选择」。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2025年8月1日,舆论风暴中的少林寺香火依旧。(取材自凤凰网)

    ★传承佛教 坚持按照传统

    履职少林寺后,印乐在2007年被提问的一段对话被频频提及。当时记者问:「少林寺依靠商业化运作,使经济与社会效益达到双赢,有没有这样的打算?」印乐回答:「我不想评价少林寺,白马寺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做,更好地维护、保留、传承佛教传统、佛教文化。能听到游客说『白马寺才像个寺庙样』这简单的评语,我们就很快乐,也就心安了。」

    这次访问后的一年,少林资管公司(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成立,释永信持股80%,此后八年间,少林资管公司对外投资十多家公司,涉及文化旅游、茶业、投资管理等各个领域,截至2020年9月,为少林寺注册了666个商标。

    印乐不曾公开评论少林寺,但到了2010年,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提案,内容是建议杜绝佛教寺院名称、佛教名称、名号被作为商标注册,「白马寺名称一旦被注册成商标,对白马寺的佛教历史地位和对外形象将造成严重伤害,扰乱了作为华夏第一座菩提道场的清净」。

    多年以后,在印乐接任少林寺方丈后的第四天,「去商业化」也在高度商业化的少林寺初现:今年8月1日在少林寺,首先消失的就是佛殿前的高价香。一名司机称,此前少林寺的高价香从几十元人民币到上百元(约13.9美元)、上千元不等;少林寺各大殿前均提供免费香,但桌面上摆着一张布施二维码,等待游客「随喜」。一位僧人说,此前少林寺开光的价格也是「随喜」,不过目前不接受法物开光了。

    事实上,在宗教学界,「寺庙商业化」的议题并不等同于洪水猛兽,它被认为是古老的中国佛教从山林走向现代化的人间时,必然的一道试炼。「永信的问题是个人问题,并不能等同于少林寺,也不能说少林武术走向世界有问题。」魏德东的说法也得到了另一位宗教学者的认同,她认为「无法评论说那时的寺庙商业化就是错误的,错的是对于商业化没有合理的监管机制」,以致乱象横行。

    问及净心,印乐多年来是否有过变化时,他答:「我并不是他,也不知道,但他会很从容」。他记得有一次和印乐一起干完活从寺庙后面回来,突然下一场暴雨,净心急着要去拿伞,但印乐说不用,「他就这样缓慢地、一步步在雨里走,全身都淋透了」。

    印乐法师。(取材自新民周刊)
    洛阳白马寺。(取材自新民周刊)

    ●印乐曾任住持的白马寺 没任何收费项目

    印乐法师担任河南登封少林寺住持迄今,除了7月31日在寺内匆匆露面,未见关于他的更多消息。许多游客和信徒走访了他曾任住持的白马寺,希望多了解他的管理风格,发现白马寺与少林寺两座千年古刹呈现了不一样的景象。相较大批游客和拜佛者络绎不绝的少林寺,白马寺内较为朴素,并明确提醒游客及信徒入寺穿着应「庄重不暴露」。

    ★功德箱未见二维码

    综合凤凰网、南方都市报报导,少林寺与白马寺同在河南省,相距约50公里,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截然相反:相关报导中,前方丈释永信素有「少林CEO」之称,少林寺是手握700多个注册商标的「商业帝国」,在社会公众中曝光极高;白马寺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所寺院,在信众中享有声望,1000年来秉承农禅并重的传统,方丈印乐多次强调「去商业化」。

    在印乐法师曾执掌了约20年的白马寺,寺内整体风格较为朴素,基本没有文创、餐饮等商业化设施。寺内开有茶舍,游客可免费用茶,此外多处功德箱上未见贴二维码。虽然寺内游客众多,但仍有幽静之处,很多小块闲地种着玉米。一处通往农田的道路旁立着「游客止步」的木牌。有义工表示,目前游客无法进入农田参观,今年种了瓜菜、红薯之类,还有果树。

    印乐法师每年都会利用白马寺院闲置的土地种一些农作物,比较出名的是黄豆,曾有商家想高价收购,但都被拒绝了。按照惯例,这些由僧人们自耕自种的黄豆除满足寺院日常生活所需,大多被送到了附近的敬老院、孤儿院,余下的分装成小袋作为结缘礼物,送给前来参观、上香的信众与游客。

    ★提醒穿着朴素得体

    一些网民曾评价,白马寺「商业化不是很强」,对游客的着装也有基本要求。查找发现,在购票前,白马寺景区就弹出提醒称,穿着应朴素且得体,庄重不暴露。

    据极目新闻报导,在白马寺里,僧人耕作、诵经,游客上香、参观,互不打扰。多位当地村民表示,白马寺一直以来都没有商业化,水、吃的都没有卖的,需要自带。进入寺后,除去寺院法物流通处和讲解处,寺院没有任何一个收费项目,自取的三支香免费、随处可见的饮用水免费,游客们排队领取井然有序。

    在寺院一处竹林旁,还设有免费的茶舍,舍内用茶壶泡好的普洱茶、绿茶、苦丁茶可以无限续杯。据工作人员说,由于天气炎热,寺内不卖水也没有自助贩卖机,该茶舍便成了许多游客纳凉解暑的首选之地。许多游客饮过茶后,主动联系寺庙,表示要捐茶叶,供之后的游客继续喝茶。寺院内,有一辆满载饮水桶的三轮车穿梭其中,义工们将饮完的水桶装满冰水再放回原处,他们说一天下来要供应60多桶水,有冰水也有温水,有些供应点换不久就喝完了。

    少林寺 河南 释永信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中国5大国家公园「上户口」了 守护珍稀迈大步

    2025年8月15日

    郑州1家7口只点1碗面 续面3次被拒留负评 网友坐不住了

    2025年8月15日

    【禁闻】高智晟失踪8年 全球近百团体要中共放人

    2025年8月15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5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9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9

    曼谷艺术中心展览受干涉:中国要求修改或下架作品

    2025年8月8日8
    不要错过
    娱乐

    郭德纲身价50亿人民币 「天津豪宅」曝光…像王府

    由 阿芯2025年8月15日0

    王伟忠(左)造访郭德纲(右)家…

    「墨雨云间」女星新剧被换角 接演者遭名制作人暗讽「睡来的」

    2025年8月15日

    影/20年前神曲「两只蝴蝶」 作者传躺赚2亿 真正收入令人惊呆

    2025年8月15日

    带华为智驾的非承载式越野车!猛士M817将于8月17日正式上市

    2025年8月15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