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在中国,挂牌5A的景区数量在涨,总的收入却在下滑。部分5A景区因「体验差、雷点多」被年轻人抛弃。不是年轻人挑剔,而是部分5A景区的体验确实配不上它的名头,谁愿意花钱买罪受?现在多数的年轻人改追求「情绪旅游」,盼出门玩一趟,能获得情感释放、缓解压力。
「旅游不去景区人挤人」,这是好多年前,陈茗(化名)为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不想人挤人,需要避开节假日,以及避开名声响亮的景区。对后者,陈茗有个简单直接的判断标准–不去5A级景区。微博「每日人物」报导,去年9月初,她和男友去贵州旅游,每天接待客流量将近5万人的黄果树瀑布,压根不在她的打卡名单上。
黄果树瀑布 被酸动线差
网上关于黄果树瀑布的避雷帖铺天盖地:有吐槽动线设计差的,全程在一条单行窄道上游览,「一旦开始,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有恼火门票设置不合理的,「去水帘洞需要提前预约,只买门票居然无法进入」;还有恼怒大门距离景区远,半个小时的路程全都是商业街,「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好不容易走完,还要排队坐车。
她主动避开了这些,旅游的时间选择在暑假结束后,坚决不浪费时间排队。贵州安顺市是她的新晋目的地,那里被称为贵州版「小新疆」,人少景美。
安顺的行程结束之后,时间空闲下来,陈茗搜索到附近有一家5A级景区,名叫龙宫溶洞,以展示水溶喀斯特地貌为看点,开车过去不到20分钟。「来都来了。」陈茗这样劝自己,于是,她抱着「去溶洞避暑,打发时间」的心情前去了。
溶洞没惊喜 过时灯光秀
溶洞的风景确实没有带来额外惊喜,闪耀着花稍刺眼灯光的溶洞,搭配老气横秋的音箱讲解,整个体验,就像观赏了一场过时的灯光秀。
旅途中最让陈茗想给差评的是,结束溶洞乘船观光,前往观光车换乘点时,她遇到不少当地居民拉人坐车,说此处距离观光车乘车点很远,走路需要半个小时,不想在烈日炎炎下费时间,付钱上车就行。她感到愤怒:「合著赚一道摆渡车的钱还不够,去车站的路上还要再赚一笔吗?」
这趟下来,陈茗对5A景区敬而远之的心情更加浓烈了。
在北京生活的戴菲菲(化名)是四年前去的广西桂林,旅途中最令她不适的经历,发生在象鼻山。那是桂林市中心一个沿水而建的公园,她原本以为可以靠在岸边远眺象鼻山,但没想到,视野之内,竖起了绿色挡板和竹子篱笆,将远处的象鼻山挡得严严实实。想和象鼻山合影,可以,花55元买门票进入公园。
桂林阴阳菜单 宰外地客
除了象鼻山,戴菲菲还报了一个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价格不低,上午乘坐竹筏浏览漓江,下午去20元人民币背景图打卡。成团之前,她曾反复确认过,没有其他费用和隐藏消费环节,但没想到,中午还是被带入了包装成侗寨的银饰市场,不得不在那里消磨了数小时才离开。
除此之外,她还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大量关于桂林旅游的吐槽:吃粉有「阴阳菜单」,游客和本地人价格不同;景区打车,黑车众多,司机会坐地起价。
这让戴菲菲觉得,好像整座城市都在为旅游业赚钱服务,「空气里头写满游客来了,每一处风景都明码标价」。
中国5A级景区的历史,要追溯到2007年。中国的第一批5A级景区,在这一年由当时的文化部认定并公布。从2017年到2024年的17年间,5A景区的数量从66家累计增加至358家,其中,光是2024年就增加了50家。
景区促销自救 找回人流
第一批5A级景区,自然是大家都知道的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古迹寨沟……但最新入选的景区,有的人可能压根没听过:河北的衡水湖,被游客评价为「实际上跟公园没有区别」;山东的周村古商业街,「看起来就是一条没有亮点的小吃街」。
其中一些5A级景区,出现了亏损。除了桂林旅游,闻名世界、累计接待外国游客164万人次的张家界,5年亏损超13亿元,比桂林旅游亏空更大。因无法偿还债务,去年张家界向法院申请重整。
值得注意的是,5A景区的收入虽然减少,但这两年,出行游客的数量却在增加。显示旅游的人变多了,但愿花的钱却变少了。
当下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是否为5A为标准。在这个时代,太多来自游客的真实反馈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广泛传播,引起了大众不再迷惑于5A景区。
一些5A景区尝试自救。今年五一,宣布破产的河南龙潭大峡谷发布了门票优惠政策:80元门票自购买之日起一年内,可多次免费入园,同时叠加了其坚持了多年的平价商品策略「冰棍1元、矿泉水2元、黄瓜2.5元」,被网友冠以「良心景区」称呼,成为五一热门景区,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无独有偶,老君山自2017年起坚持在国庆假期推出「1元午餐」,成功吸引了游广泛关注。老君山于2019年出圈,到了2023年,接待游客量就超过了450万,营收超过10亿。
归根结底,旅游的本质是寻找一种舒适的体验。5A景区的山水给不了这份舒适,自有其他地方可以替代。
万岁山武侠城 物超所值
今年暑假,80元玩三天的万岁山武侠城,在社交媒体上火得一塌糊涂。在许多景区门票过百的情况下,万岁山80元的定价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了一众「穷鬼」年轻人蜂拥而至。万岁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万岁山武侠城实现入园人次1024.2万,平均下来,每日平均入园人次超5万,每日平均营收超300万元。
万岁山就像一个大型剧本杀,以大宋武侠文化为背景,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节目单,园区一天有接近百场演出,可堪称「节目等身」。还有几百个NPC,随时随地与游客进行剧情式交互,解锁隐藏剧情。
当前不少旅游景区度假区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建设,通过旅游演艺、情景表演、游戏交互、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增强游客的认同感和记忆点。
戴菲菲今年暑假在庐山旅行时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老牌的5A级景区,庐山如今不算景区里很有流量的那个,甚至略微有些没落。庐山的牯岭镇是一个建在半山腰的小镇,比起其他景区,镇上物价不高,奶茶十几元一杯,一顿足够一家三口吃饱的晚餐人均六、七十元。小镇并非是人为打造出来仅供游客,而是住着不少当地居民。
那几天,戴菲菲带着女儿爬了五老峰和三叠泉,后来去如琴湖,刚下车,扮成李白的NPC已经和周围的观众开始了斗诗大赛,小朋友参与背诗,获得银票奖励,可以兑换礼品;湖面上有人泛舟,穿着汉服的女子会在小舟上跳舞;往湖中心走,咖啡馆里有人在弹唱民谣。「这种丰富性非常好,很松弛很愉悦。」
戴菲菲理想的旅行是,愿意为它付出体力、金钱,但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份平和、宁静的情绪,不会遇到恶劣的服务,不会有坑钱的陷阱,即便不是5A景区,她也认为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