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将于2026年上市 新款腾势D9谍照曝光 主要针对内饰进行升级
    • 阿富汗北部6.3强震 USGS发布橙色警报恐酿伤亡
    • 以色列再收到3人质遗体 将进行身分鉴定
    • 罗浮宫窃案 检方:不入流窃贼所为非组织犯罪
    • 阿富汗北部地震规模6.3 震源深度仅10公里
    • 59岁辛蒂克莱劳馥最强冻龄 火辣同框24岁女儿「母女变姊妹」
    • 英国火车砍人案凶嫌减至1人 英勇列车人员仍命危
    • 「怪奇物语」剧组惊爆霸凌 「伊莱雯」米莉控诉剧中养父骚扰 
    星期一, 3 11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认识中国”特展闭幕座谈 揭中共认知战渗透
    大陆

    “认识中国”特展闭幕座谈 揭中共认知战渗透

    h3classcatelist__link__title纽时中国黑客疑侵美国知名律所FBI介入调查h3由 h3classcatelist__link__title纽时中国黑客疑侵美国知名律所FBI介入调查h32025年11月2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认识中国——红色滤镜:中国如何让我们‘看见’它想要的样子”特展闭幕,台湾公共策益、台湾智库等多个单位10月30日共同举办座谈会, 就“当我们谈论政治与中国:从展览现场到公共讨论”,各界人士呼吁民众持续揭露事实、了解中国真相,共同抵御中共认知战渗透。

    台湾教授协会、台湾青年世代交流协会、台湾中央广播电台、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台湾智库等单位,于10月3日至30日在二二八国家纪念馆,举行“认识中国——红色滤镜:中国如何让我们‘看见’它想要的样子”特展。

    主办单位指出,“戴上红色滤镜的前后,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世界吗?”通过中共官方的视角来了解中国,就如同戴上了中共提供的红色滤镜。主办单位说,红色滤镜遮蔽了中共不愿提及的真相,戴着它,大家看见的是被筛选、被塑造后的世界。然而,真相并未因此消失,唯有大家摘下滤镜,才能重新理解“中国”的真正样貌。

    《红色滤镜》特展让民众了解中国真相 抵制中共认知战

    主持人、台湾智库研究员胡瀚雯表示,过去几周团队持续进行了《红色滤镜》特展的宣传与介绍。虽然受场地展期限制,展览仅能展出一个月,但期间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并获得相当热烈且正向的回馈。

    胡瀚雯说,同时,也有不少观众对展览的发想、设计与理念提出各种疑问与好奇。正因如此,团队才特别在展览即将闭幕之际举办此次讲座,邀请相关策展与创作人员,希望进一步分享展览的内容与核心概念。

    “红色滤镜:中国如何让我们看见它想要的样子”策展人林子莛表示,这次展览以“阅读文本的展览”为核心,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文字转化为具互动性的体验,并以“让阅读不无聊”作为发想延伸。

    她说,展场以红色滤镜象征中共对现实的扭曲,观众须透过红色透明片辨识被隐藏的资讯,体验“真相需要主动阅读”的意涵。六大展区结合互动装置与文本,呈现中国从历史宣传、资讯审查到对外扩张的现况。展览并与中央广播电台及营队学员合作,打造思辨与记忆的公共空间。

    林子莛强调,言论自由让人有机会看见真相,她也期盼“红色滤镜”能成为持续对话与讨论的重要场域。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执行长蓝士博表示,《红色滤镜》特展探讨“如何理解中国”,是当前台湾极为重要的课题。展览选址于二二八国家纪念馆,意义深远。该馆(原为台湾教育会馆)自1931年落成以来,历经日本殖民、战后省参议会至民主化时期,不仅见证了台湾的政治变迁,也成为艺术、教育与思想交流的重要空间。

    蓝士博说,二二八纪念馆不只是历史古迹,更连结转型正义与人权议题,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平台。他强调,理解中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中国的误解与盲目期待,曾在历史上造成伤害。《红色滤镜》正是为了打破这样的迷思,帮助不同世代重新理解现代中国的真实样貌,避免重复过去台湾人民对于中国的错误期待。

    蓝士博表示,二二八纪念馆不仅是记忆与哀悼的场所,更是行动与思辨的基地,期盼透过此展,让更多人从理解台湾出发,进一步理解中国与世界,找到与历史对话、实践未来的方向。

    青年代表、淡江大学战略所学生蔡明颖表示,本次《红色滤镜》特展旨在反思“眼见不一定为实,有考据才为实”,揭示威权体制如何透过资讯操弄发动认知作战,以分化社会、巩固统治。

    蔡明颖强调,家庭与学校教育应勇于面对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讨论,培养社会对资讯战的辨识与免疫能力,他呼吁民众持续揭露事实、守护真相,共同抵御中共认知战的渗透。

    台湾智库研究员陈玺安表示,《红色滤镜》特展虽最终于二二八国家纪念馆展出,确认场馆的过程中也曾因主权议题与中立原则被其它场馆拒绝,这不是特例,显示即使台湾是自由民主的社会,办理政治性展览仍常遭遇资源、行政与舆论压力,许多公私单位与场馆希望“去政治化”、避免争议、要求行政中立,但究竟何为中立?反映出台湾社会对“政治中立”的模糊理解。

    陈玺安说,谈论中国议题有其必要性,然而,当展览触及“批评中国”或“揭露中国影响力”等主题时,常会面临网路攻击或外部舆论压力,《红色滤镜》特展也曾遇到质疑与挑战的观众,不过,正是有这样的讨论与交流火花,更显得此类展览的重要。

    陈玺安强调,展览的意义,不只是呈现立场、单向传达,而是创造理解、引发讨论,让不同立场的人共处在同一个展场,制造交流与思考的机会,她认为,只要社会愿意持续办展、观展与讨论,民主的能量就能持续下去。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0/31/n14626934.htm)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禁闻】中共政府抢劫? 强行接管民企数亿资产

    2025年11月2日

    于朦胧事件让人不寒而栗 民众三退与魔切割

    2025年11月2日

    薪水高又抢手 挑蟹师也面临青黄不接

    2025年11月1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8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8

    曼谷艺术中心展览受干涉:中国要求修改或下架作品

    2025年8月8日10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10
    不要错过
    汽车

    将于2026年上市 新款腾势D9谍照曝光 主要针对内饰进行升级

    由 电波猫2025年11月2日0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一组新款腾势D9的测试谍照,该车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通过谍照来看,新款腾势D9将会主要针对内…

    59岁辛蒂克莱劳馥最强冻龄 火辣同框24岁女儿「母女变姊妹」

    2025年11月2日

    「怪奇物语」剧组惊爆霸凌 「伊莱雯」米莉控诉剧中养父骚扰 

    2025年11月2日

    何猷君一家四口游迪士尼 奚梦瑶和女儿同款大长腿抢镜

    2025年11月2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