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趋势
    • 章泽天素颜现身日本机场 身边不见刘强东
    • 全智贤自曝相亲结婚「听说他很帅」对老公崔俊赫一见钟情
    • 75岁刘晓庆喊粉丝「姥姥」结果对方才74岁
    • 古二再曝王家卫录音疑讽陈坤周迅「骗剧本」 「繁花」剧组反击
    • 生涯赢得14座奖座 泰勒丝为何今年没有入围葛莱美奖
    • 叙利亚总统访川普前扫荡IS组织 传美军拟在大马士革设军事据点
    • 刘德华遇疯狂粉丝骚扰 刘嘉玲:躲床底偷看 天王吓坏留阴影
    • 俄罗斯大规模空袭压垮乌克兰防空 2核电厂变电站受袭 欧洲核安全告急
    星期日, 9 11 月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Demo
    • 首页
    • 新闻
      • 大陆
      • 国际
      • 财经
      • 娱乐
      • 社会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生活
      • 健康
      • 历史
      • 家居
      • 文化
      • 猎奇
      • 美食
    • 禁闻
    明鉴新闻网明鉴新闻网
    首页»新闻»大陆»技校生破圈…女厨「一饭封神」 意外打开「后厨」这堵墙
    大陆

    技校生破圈…女厨「一饭封神」 意外打开「后厨」这堵墙

    数影由 数影2025年11月8日没有评论0 查看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邮件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邮件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墙这边,食客们品尝精致菜肴,墙那边,是高温、嘈杂、忙碌的另一个世界,技校生屈雨瑜在「一饭封神」夺冠, 意外打开「后厨」这堵墙;总是俐落短发示人,厨师服上很难找到褶绉的屈雨瑜,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可能:不被单一标签定义的蓝领群体。

    10月中旬,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一个胡同大院里,一场定价不斐的晚宴吸引来近百名食客,他们中不乏知名运动员、演员、主持人,以及拥有百万粉丝的美食部落客。

    开餐前,合照的队伍排到主厨屈雨瑜面前,有人展示手机里的煮饭照片请求指点,有人坦言专程从大湾区飞来。在露台与食客挨个合完影,这份骤然收获的追捧,让她感到有些不真实。

    新京报报导,今年夏天,1996年出生的屈雨瑜在厨艺竞技类综艺节目「一饭封神」中夺冠;在决赛中,她以一套「鸡蛋料理」惊艳四座,在网络上引发美食爱好者的「复刻潮」。眼下,她匆忙适应起明星主厨的节奏,一周飞三座城市已是常态,忙着与其他厨师合作晚宴、接受媒体采访、挤出时间研发外宴新菜单……。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沙漠晚宴。(取材自新京报)

    最爱西餐 进烹饪技校

    自幼在广州读寄宿学校的她,最盼着每月回深圳的休息日,父母虽不擅烹饪,却乐意带她外出改善伙食,西餐是她的最爱。12岁那年,她在西餐厅第一次见到戴白色高帽的厨师在铁板上耍技巧,火焰腾空而起,食材在高温下发出滋滋声响。那是她对厨师的最初印象,「特别帅,很威武。」

    升上高中后,看着同学们埋头准备高考,屈雨瑜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投入。打理纺织布染布厂的父母为她规画了未来:大学去国外学设计。可翻开课本,密密麻麻的文本让她坐立难安。「我只是看不进去,」她说,「不如做自己喜欢的,干脆去学厨。」

    让她意外的是,父母听完她的想法后并没有反对。和许多道地的「老广」一样,他们开放、务实,比起学历,更相信一门傍身的手艺,也认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2013年秋天,屈雨瑜进入广州番禺一所烹饪技校。在这里,操作台取代课桌,炒锅和刀具取代纸笔,空气中总是飘散着食材和香料混合的味道。在这个蓝领的「孵化场」里,她很快就意识到,女生是这里的少数群体,且大多集中在被视为「更适合女性」的面点、西点专业。

    像是中餐、西餐这类「正统」烹饪领域,尤其是在充满力量与汗水的中餐后厨,通常被视为男性的主场。

    屈雨瑜几乎没有犹豫,直接选了西式烹饪。课堂上,老师示范基础酱汁的调配,南瓜汁、蘑菇汁、黑椒汁、番茄酱……刀工练习课上,屈雨瑜握刀切土豆,直到土豆丝堆满操作台。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技校重复上演;这里不看重试卷上的分数,考核标准简单直接──切菜的厚薄、火候的掌控、酱汁的浓稠。学生们在这里获得谋生的技能,然后被输送到各个餐厅的后厨,在这个庞大行业开始自己的蓝领之路。

    第一个工作机会来自广州的一家连锁轻食餐厅,毫无意外地被安排到冷厨,转正前每月拿着900元(人民币,下同,约126美元)的实习薪水。每天早晨8点到下午5点,她与生菜、番茄、沙拉酱为伴,看着热厨房里跳动的炉火,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下班后,屈雨瑜常常留在店里,主动到热厨房帮忙切配,厨师长口头答应「有空位就调你过去」,让她格外卖力。但当热厨房真的缺人时,位置给了一个刚来的男厨师。

    那天下班,屈雨瑜认真思考起「女厨师」这三个字在业界的重量。直到有天,技校的同学「娜哥」给她发来消息,引荐对面法餐厅热厨房的职位。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屈雨瑜(左)和伙伴在摆餐。(取材自新京报)

    综艺节目 取名「宴究生」

    推开斜对面法餐厅的员工信道,热浪里伴着奶油和香草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屈雨瑜第一次真正站在专业热厨房的炉台前。

    好不容易接触到心仪的热菜制作,但仅一年后,餐厅因经营问题解散团队,她和娜哥只能另寻出路;据报导,在同学引荐下,她们获得深圳某超五星级饭店的面试机会,最后屈雨瑜意外进入最心仪的热厨岗位。尽管已有在社会餐饮做到领班的经验,在这里,屈雨瑜必须从实习生重新开始,月薪仅千余元。

    综艺节目里,屈雨瑜为自己取了「宴究生」的暱称,谐音「研究生」。现实中,她是连高中都没读完的技校生。对她而言,真正的大学在一个个饭店的后厨中——那里有最严格的考核标准,最真实的操作场景。

    这条与传统升学完全不同的成长路径,恰如她的招牌料理「人生百味酸汤鱼」,酸、甜、辣、咸、鲜都有了,唯独没有苦。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姜蛋米冰淇淋。(取材自新京报)

    墙的两边 如两个世界

    大部分时候,屈雨瑜和外界都隔着一面墙;墙这边,食客们品尝着精致的菜肴,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墙那边,是另一个世界——高温、嘈杂、忙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习惯称他们为「厨子」、「伙夫」,一双双粗糙的手,被炉火烤出的汗珠,被油烟浸染的制服,构成这个职业的集体肖像。

    这堵墙隔开的不只是空间,还有认知。长久以来,就像其他许多蓝领职业一样,厨师被简化为一个功能性的存在:他们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却仿佛隐形。

    2019年,屈雨瑜做了打破这堵墙的决定。经昔日法餐厅主厨引荐,离开稳定的五星级饭店,与娜哥加入广州一家外宴公司。这意味着她主动放弃通往行政总厨的晋升信道,选择一条在当时仍被视为「非主流」的职业路径。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屈雨瑜研发的湘西烟熏牛小排佐椒麻慕斯,将老西关的窗花元素放在盒盖上。(取材自新京报)

    外宴,在许多业内人士眼中并非正统;没有固定餐厅,无法参与米其林、黑珍珠评选,工作环境更是充满变量,厨房和餐桌流动在草原、稻田、沙漠、森林等场域。但在屈雨瑜看来,「外宴不是教科书的感觉」,能让烹饪回归到更本质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外宴本身就打破后厨物理意义上的界线。报导指出,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持续60天的晚宴中,她和团队每天在风沙中搭建临时厨房和餐桌。没有星级饭店完善的设备,一阵风沙就可能让精心准备的菜肴功亏一篑。

    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催生她的临场创作能力;一次,客户临时带来一位吃蛋奶素的朋友,所有食材都已按原菜单备妥,沙漠腹地又无法临时采购。屈雨瑜急中生智,用现场剩余的栉瓜、马蹄、笋、鸡蛋等食材,炒制滑蛋填入栉瓜条编成的「编织包」中。这道应急之作让客人惊喜不已,也成为后来她在「一饭封神」决赛中惊艳众人的「番茄鸡蛋编织包」的灵感雏形。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椒麻空气脆虾卷。(取材自新京报)

    「一饭封神」的舞台,成为打破认知之墙的契机。节目中另一道备受赞誉的「姜蛋米冰淇淋」,其中无液态氮快速冷冻的底气,也来自外宴中忘记带液态氮时,用碎冰加盐快速降温的成功经验。在这个舞台上,观众重新认识了当代厨师——不仅有烹饪技艺,还有创作想法和个人特质。

    节目破圈后 站上新起点

    为了10月中旬的这两场晚宴,屈雨瑜和团队提前两天便飞到北京实地筹备。比厨师更早抵达的,是邮寄过去的部分酱汁类食材和特制餐具。在她的理念中,菜色不仅味道好,呈现的形态、器皿也要与食物相得益彰。

    与食客们交流、合照后,屈雨瑜回到厨房,待冻僵的双手逐渐温热,又开始摆弄起餐品,她眼神落在盘底,手微微一挤酱汁瓶,蛋黄色的虾酱就恰到好处地滴在每一碟盘子的正中央,散开呈圆形状,她的手臂快速摆动,精准如机械臂。

    对屈雨瑜来说,穿透后厨的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破圈之后,屈雨瑜想证明的是,在全球餐饮体系中,中式烹饪哲学拥有不逊于任何菜系的深度与高级感。

    娇气不能干活? 她一人完成两人备货量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都会看轻女厨师,轻易不会对你委以重任。」在这个从业人员超千万、女性仅占3.6%的行业里,屈雨瑜深知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早前屈雨瑜有机会进到五星级饭店的热厨岗位,但质疑声便飘进耳朵——有同事抱怨为何要招个「娇气不能干活」的女厨。

    主动帮同事 趁机偷师

    新京报报导,当时任职的饭店早餐7点开餐,屈雨瑜4点半起床,5点打卡,负责熬粥、煎蛋等基础工作。入职半个月熟悉流程后,早班一结束,主动帮午班、晚班同事备货、打下手,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偷师」。为了证明不拖后腿,她刻意提高效率,一人完成两人的备货量。

    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满师傅们的经验,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肉类提前解冻,蔬菜提前洗好晾干,「这样处理速度就会更快。」

    晚餐档收工后,她才有机会练习颠锅。将剩下的蔬菜皮或生米倒进锅里,重复练习单手动作,以颠倒近20斤重锅─约等于20瓶矿泉水的重量。一开始她不懂得颠锅靠的是巧劲,而非猛力,直到练出腱鞘炎。过了一段时间她才领悟其中的精髓,夜夜练习最终形成肌肉记忆。

    午班和晚班的厨房更显嘈杂;抽风声、火炉声、流水声、锅碗瓢盆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最明显的是男性厨师中气十足的高喊声。屈雨瑜发现,这两班只有她一个女厨师,作为「突兀的外来者」,起初她备受防备。

    但她用行动化解隔阂:有师傅想抽烟休息,她便主动顶替;眼里有活,勤快踏实,渐渐地,同事们真正接纳了她,甚至开始敞开心胸交流。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福清鳗鱼。(取材自新京报)

    在中班、晚班帮忙一个多月后,她向主厨申请调班,对方同意她灵活调配:「中班有师傅请假了可以去顶班。」

    印度主厨休假归来,竟未认出炒锅前的是屈雨瑜──大家都戴一样的厨师帽和口罩。他当着所有同事的面说:「以后如果有像屈雨瑜这样的女生,全部都介绍进来。」而最初,正是他带头质疑过她的入职。

    屈雨瑜清楚,硬手艺和能吃苦才是这个行当的生存法则,她一直可以模糊性别,也不以此为借口要求特殊对待──切配、颠锅、熬酱,每一项都需要实实在在的功夫。

    报导指出,屈雨瑜是个高中辍学,进入烹饪学校的技校生,结业后在不同类别的后厨辗转,成为众多厨师中的普通一员。过去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大多数时候她和外界之间都隔着一道后厨的墙,而在这堵墙后面,是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的蓝领工作者,他们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却很少被真正看见。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符大众口味 非自我取悦

    在多名资深主厨看来,屈雨瑜的职业经历在业界并不算传奇。报导指出,抛开自身实力,她幸运地踩在了时代节拍上。与物资匮乏的时代不同,当下人们对食物的关注不再仅限于果腹,还有对风味、文化和创作过程的好奇。厨师这个延续千年的职业,正在被赋予新的解读。

    至于屈雨瑜,历经不同厨房的锤炼,她形成自己的烹饪哲学──做菜必须了解食材特性,任何添加物都要服务于本味,而非画蛇添足。她强调克制,认为烹饪要多做减法,追求「不时不食」,「力求做出符合大众口味的菜,而非厨师的自我取悦。」

    一档综艺节目意外地在这堵墙上打开一道缝隙,更多的人看见了墙后的屈雨瑜;人们发现,这位年轻女厨总是以一头精心打理的俐落短发示人,厨师服上很难找到褶绉的痕迹。她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可能:不被单一标签定义的蓝领群体。

    屈雨瑜在后厨为晚宴做准备。(取材自新京报)
    屈雨瑜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取材自新京报)

    升学 湾区 鸡蛋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邮件

    相关文章

    杨杰凯:应切断与中共器官移植系统的联系

    2025年11月8日

    为何他们的牙齿被拔 专家揭中共干细胞产业链 (下)

    2025年11月8日

    【禁闻】川普曝习川会小插曲 笑翻白宫

    2025年11月8日
    留言 取消回复

    Demo
    头条

    莫迪暌违7年将访中 路透:与美紧张加剧 印中关系正解冻

    2025年8月6日18

    跟习近平一样 普亭也不出席巴西金砖峰会

    2025年6月26日18

    曼谷艺术中心展览受干涉:中国要求修改或下架作品

    2025年8月8日10

    莫斯科与平壤直达列车6月复驶 每月两次、8天才能抵达

    2025年6月11日10
    不要错过
    娱乐

    章泽天素颜现身日本机场 身边不见刘强东

    由 阿芯2025年11月8日0

    有网友拍到章泽天现身日本羽田机…

    全智贤自曝相亲结婚「听说他很帅」对老公崔俊赫一见钟情

    2025年11月8日

    75岁刘晓庆喊粉丝「姥姥」结果对方才74岁

    2025年11月8日

    古二再曝王家卫录音疑讽陈坤周迅「骗剧本」 「繁花」剧组反击

    2025年11月8日
    Demo
    © 2025 明鉴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生活
    • 科技
    • 禁闻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