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投资人正加速对其持有的美国资产进行美元避险,显示他们愈来愈担心川普政策可能冲击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德意志银行分析指出,自川普去年11月当选以来,对冲美元风险的美债与美股投资规模,四年来首度超越未避险部位,意味外资虽购买美国资产,却不愿意承担美元曝险。
金融时报报导,这种现象有助于解释美国市场的矛盾:川普宣布对等关税引发的抛售潮过后,美股迅速反弹,美元却未同步回升。
德银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流入外国注册美股ETF的70亿美元资金中,约80%采取避险策略,远高于年初的20%。这波避险需求推动美元今年兑欧元与英镑在内的一篮子货币下跌逾10%,欧元则升创四年新高的1.1856美元。
避险意味投资人只承担资产价格涨跌,不受美元与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影响;但投资人必须为此支付避险成本。
基金经理人仍看好AI热潮带动的美股涨势,但不想承担美元风险。标普500指数今年以美元计价上涨12%,但以欧元计则下跌2%。
瑞士的百达资产管理认为美元进入「长期熊市」,已提高美股部位的美元避险比率。瑞士私人银行SYZ集团,以及澳洲、丹麦与荷兰等国退休基金也跟进。
国际清算银行表示,非美机构的货币避险在4月与5月对美元走弱「贡献显著」,同时暗示,亚洲投资人扮演重要角色。
摩根大通全球外汇策略共同主管Meera Chandan表示,「这不是一个『卖美国』的时刻,而是『避美元』的时刻」。她补充说,若疲弱的经济数据使美元跌破近期区间,还可能引发新一波避险操作,进一步加剧美元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