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9月制造业景气稍有复苏;欧元区9月制造业景气则转为萎缩,亚洲9月制造业景气也普遍陷入挣扎,美国总统川普向全球加征关税,加上中国需求疲弱,导致该地区工厂深受打击。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1日公布,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8月的48.7升至49.1,高于访调经济学家预期的49,但仍是第七个月低于景气荣枯线50。
汉堡商业银行(HCOB)与史坦普全球编纂的数据则显示,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从8月的50.7下滑至49.8,为2022年中以来首次跌破景气荣枯线50。
HCOB首席经济学家德拉鲁比亚表示,虽然欧元区制造业先前连七个月增长,都增长速度一直迟缓。在出口市场拖累下,8月短暂增长的新订单,9月又再度下滑,虽然跌幅不大,但仍是3月来最大跌幅。
该调查也显示,欧元区各国间的制造业景气呈现两样情,在荷兰带头下,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持续扩张,但该区三大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却都呈现萎缩。
而在亚洲,史坦普全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日本和菲律宾制造业PMI都低于50荣枯线,但泰国和南韩反倒呈现扩张,而印尼虽放缓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9月数据是川普8月7日实施对等关税后,首度涵盖完整一个月的制造业PMI数据。
由于产出和新订单大幅下滑,日本制造业PMI萎缩幅度写六个月最大,从8月的49.7降至48.5。史坦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费德斯表示:「若内外需没有明显改善,产业短期内恐怕难有太大成长。」
南韩制造业出现今年1月来首次扩张,PMI升至50.7,受惠于3月来首度回升的新订单,加上就业改善。史坦普全球分析师指出,「企业普遍希望进一步开发新产品能支撑成长,并期待国内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也有人对复苏时机和高关税的影响表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