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调查显示,亚股本季因估值具吸引力及盈利前景看好,表现可望超越美股。
MSCI亚太指数今年已上涨约22%,超越史坦普500指数上涨14%,有望写下自2022年来首度跑赢美股纪录。在9月下旬对15位策略师与基金经理人进行的非正式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受访者预期,此波强势表现将持续。
受访者枚举华尔街面临的多重风险,包括估值偏高、涨势集中在少数大型股,以及关税相关的潜在冲击。这也凸显出,在疫情后市场周期中长期落后的亚洲正重拾动能。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投资组合经理Gary Tan指出:「亚股在第4季提供诱人的风险回报组合,估值远低于美股,盈利增长幅度却不相上下。随着美国AI题材进入整理期,亚洲将受惠于内需增长、政策松绑及企业基本面改善。」
根据彭博汇编数据,MSCI亚洲指数的预估本益比约16倍,低于史坦普500的23倍。除估值便宜外,美中贸易紧张缓和,以及联准会可能降息,也增添亚股上涨动能。
尽管区域前景一片光明,策略师对哪个国家将领涨存在意见分歧。日本因支持性政策与企业改革,得到三分之一受访者的青睐,成为首选;也有同样比率的分析师看好中国,理由是股票配置比偏低与成长中的科技领域蕴藏机会。
Van Eck Associates跨资产策略师Anna Wu分析,中国「10月即将召开四中全会,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方向将更明朗,政策优先级可能调整,有助恢复市场信心,吸引投资人回归这片持股比重偏低且估值诱人的市场」。
不过,这股乐观情绪仍然受到多重风险制约,包括北京政策失误的可能性、贸易紧张情势再起,以及美国经济放缓可能超乎预期等变量,都可能迅速削弱亚股脆弱复苏的信心。
但如果多头预测成真,亚洲也许已启动全球股市领导地位重新洗牌。
全球联合家族办公室SGMC Capital合伙人Mohit Mirpuri表示,投资人很可能「在美股强势三年后获利了结,并将部分资金转向持股比重偏低的亚洲股市」。他补充说,亚股估值具吸引力,且中国的政策支持升高,加上南韩与台湾的科技与半导体发展动能增强,将提供额外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