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1930年代以来最高的关税正在改变全球贸易流动,各国政府重新规划贸易联盟,企业也寻求进入其他市场,世界商务的新轮廓正开始浮现。
加拿大现在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数量已超过了来自美国的汽车。中国正转向南美采购黄豆,让美国黄豆农民干瞪眼,与印度的关系也开始回暖,正恢复直航、展开稀土贸易。
规模较小的经济体都正在适应要花更多成本,才能触及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新世界,积极拓展新市场。秘鲁正在亚洲寻求蓝莓买家,纺织品生产国莱索托也把重心转向亚洲、欧洲及非洲其他地区。新西兰、新加坡、瑞士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14国已缔结伙伴关系,以提振贸易和投资。
全球贸易未受重伤
美国总统川普实施对等关税后,其他各国并未以牙还牙,致使世界经济未如预期般陷入衰退。相反地,美国转向保护主义,彰显了在美国境外的85%全球贸易韧性。世界贸易组织(WTO)10月稍早上调今年货物贸易成长率预测,从0.9%高调至2.4%。
曾任欧盟贸易执委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R)研究员马姆斯壮说,美国以外的各国「对组建新联盟,深化现有关系及创建新关系的趋势,相当明显」。
航运公司、港口运营商和其他货物处理商已率先感受到这些变化。总部位于马尼拉的国际货柜码头服务公司(ICTSI)运行副总裁冈扎雷兹说,面对美国贸易壁垒,中国制造商正在积极寻找替代市场,商务版图重绘「对我们可能非常有利」,「全球贸易将继续流动」。
虽然目前全球货物贸易变向的幅度还称不上板块变动,但正开始显现在数据中。中国9月出口成长为六个月来最快,对美国的出口锐减27%,对欧盟出口则成长逾14%,对东协增长近16%,暗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年的贸易顺差即将缔造1.2兆美元的历史纪录。
海运和贸易数据供应商Clarksons预测,今年跨太平洋航线、也是美中贸易主要航道,航运量将萎缩近3%,但其他有航线都将成长。
国贸版图重绘
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学副教授赛蒙诺夫丝卡也认为,「我们显然正在重新绘制国际贸易版图」,「我们将看到国家之间(及国家群体之间)的双边贸易协定大幅增加」。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已表示,她和布鲁塞尔的其他官员正聚焦强化与76个贸易伙伴的关系,包括加快已延宕多年的谈判。经过近十年的谈判,欧盟9月与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7年就开始磋商的欧盟与澳洲经贸协定,6月也开始推动协商进展。